银行业估值仍有明显优势
巴曙松称,从历史趋势看,当前市场上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在低于整个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25%—30%之间波动,属于总体上估值水平较低的时期。从国际比较,主要金融股的估值已开始持续低于香港市场的估值。
从具体经营指标看,银行净利差仍是评估其定价能力的坚实指标。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已在二季度见底,这主要是因为此前银行业大量投放的主要信贷方向是要求利率下浮的大型基础设施,这种下浮的占比在2009年二季度也迅速上升到历史较高水平。随着净利差的见底回升,银行业估值依然有明显优势。
再杠杆化进程仍将持续
巴曙松表示,在四万亿政策推动下,中国的再杠杆化进程重新从2009年启动,从目前储蓄率可以支持的速度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将为银行业信贷提供广大的增长空间。
下一步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商业银行在此次信贷迅速增长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化解资本金约束的能力。目前看,那些有强劲的盈利能力以及自我资本金补充能力强、利差较大的银行,往往是能够通过自身的积累来不断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银行,主要还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金融机构或者是股东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的银行,这些金融机构可以支持银行资本金的需求。当经济确认复苏之后,一些盈利能力强、资本结构较为灵活的银行,如一些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股东比较强势、能够随时补充资本金的银行,都有可能成为此次增长中的黑马。
银行信贷投放节奏趋同
导致市场波动
“从过往的经验观察,中国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等的趋同性和共振性在不断加强。”巴曙松表示,银行业的信贷松紧步调较为一致,波段性很明显。同时,信贷增长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作用是显著的,尽管无从考察究竟有多少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但是总体上宽裕的流动性也支持了对资本市场的乐观预期。
在监管部门出台措施对信贷增长进行监管之后,大量信贷资金迅速从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将导致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这种资金的转移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这会带来股市十分迅速的短期调整。”巴曙松说。(记者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