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媒:到底吃什么是真正安全的?

2013年06月09日 09:5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社会上喧腾“毒淀粉”事件,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不安。台湾《新生报》今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到底什么才是安全的食物,其实是一个很难有绝对标准的问题,“毒淀粉”到底有多毒,就好像基改作物到底有多少风险,甚至是药品有多好,我们真有能力论断,到底吃什么是真正安全的?  

  社论摘编如下:

  台湾社会上喧腾“毒淀粉”事件,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不安,一些添加了“毒淀粉”如粉圆、芋圆,黑轮和布丁等一些食物,都成为有毒之物,人人闻之色变,一时之间似乎到处都是毒物,大家不禁要问,到底吃什么才安全? 

  “毒淀粉”是人造产物,化学学名叫做“顺丁烯二酸”,这么个怪名字,别说是吃,光是听着也许都叫人头皮发麻。其实这成分在部份天然食物中也有,一些地区已允许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说起来应该没有大毒性,少吃无妨,但是因为没有核准为食品添加物,代表有许多未知,这种化学品当然是不吃最好。 

  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吃什么才能存活,本来是一个尝试过程,亘古以来,我们这种好奇心最大的动物,一直在尝试食用一些新奇的动、植和矿物,这样的经验累积承传,让人类渐渐知道哪些东西吃了安全无虞,那些也许危害健康,甚至会夺去性命。在我们尝试食用不同物种过程中,也有因时间长久,体质适应某种食材的渐变。 

  近代科学发展,确实给人类开启了人造物的新天地,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可以食用的产品,近代的许多食品添加物,正是其中的部分产品。这些食品添加物经过一定测试,譬如说动物实验,就是给实验动物食用相当数量,经过相当时间没有发现明显可见的问题,便认定是可以作为食品的添加物。 

  除了食品添加之外,科学界也还创造出了改造的食物,目前仍最引起注意的,就是基因改造的农作物。基因改造农作物的目的很多,譬如说产量的增加,营养或风味的改善,抗病虫害能力的增强都是,产量增加以及营养和风味改善,是正面效应,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为的则是减少农药杀虫剂的使用,避免危害环境以及我们食用者的健康。 

  虽然有这么多看起来明显的好处,但是基因改造作物,却遭遇到许多的质疑,以目前情况来看,欧洲一些国家由于社会对基改作物深具戒心,因此规范非常严格,美国等一些国家则比较受到社会接纳,规范就比较宽松。 

  反对基改作物的看法,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长时间适应的体质经验来看,这些突然改变特性的作物,到底会对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风险甚大,甚至要指谪一些不明的慢性疾病和过敏症状,恐怕都与基因改造作物有关。 

  支持基因改造作物的看法,则认为人类的体质本来有适应性,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动物实验,也看不出有任何明显的问题发生,认为对基因改造作物的恐慌,全然没有根据。 

  以基因改造作物来看,无论是动物实验无明显问题的论据,或是将一些不明症状归咎基因改造作物,说到头顶多也只是在科学的有限因果范畴,这与用高剂量做动物实验,证明“顺丁烯二酸”会造成一些动物伤害一样,都有其先天无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当然,把关食品安全的主管机构,有责任在既有“先天不确定性”的规范中,严格做事。但是我们也许应该了解到,到底什么才是安全的食物,其实是一个很难有绝对标准的问题,“毒淀粉”到底有多毒,就好像基改作物到底有多少风险,甚至是药品有多好,我们真有能力论断,到底吃什么是真正安全的?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