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事件两年后,台湾食品安全又发生“毒淀粉风暴”,塑化剂事件影响的仅限于饮料业者,毒淀粉风暴则将许多台湾引以为傲的特色小吃。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两次事件皆属于系统性危机,且都是为了卖相和口感,然而即便经历了塑化剂事件的两年之后,当局部门的反应依然迟钝,与其说源头是始于联成石化和两三家将工业原料卖入食品业的奸商,不如说是负责食品安全把关的当局部门太漫不经心,缺乏保护民众健康的积极意识所致。
社论摘编如下:
民众和美食家谈到台湾小吃的美味,每每爱用“Q弹”一词来形容其口感绝佳。如今,人们才猛然醒觉:这样的口感,竟是以制造树脂及油漆的工业原料“顺丁烯二酸”调配出来的。
这次的毒淀粉风暴,和两年前的塑化剂事件的共同点有二:一是皆属于“系统性”危机,由上游往下游四面扩散;二都是为了口感和卖相,将工业原料非法用于食品。不同的是,塑化剂事件影响的仅限于饮料业者,毒淀粉风暴则将许多台湾引以为傲的特色小吃如粉圆、肉圆、肉羹、黑轮、粄条一举打入地狱。即使根本未使用毒淀粉的店家,也因为当局处理拖泥带水,在风风雨雨中遭到严重波及。
在塑化剂事件整整满两年后,发生毒淀粉风暴,仿佛在嘲讽台湾未从上次学到任何教训。且看,当局部门的反应依然迟钝,尤其“卫生署”,不仅追查行动漫无章法,连顺丁烯二酸对人体的危害都说不清楚,任凭各路专家名嘴在那里鼓噪。“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正案依旧躺在“立法院”,对于违法黑心厂家,依现行法规,仅有区区数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罚责可课。更令人难耐的是,食品药物管理局仍然一味推托,拒绝将“复方食品添加剂”纳入检验。
如果当局专责的食品管理机构都拒绝负起责任,民众要期待谁来为食品安全把关?我们在同一个破洞跌了两次,若还不知道要修补破网,谁知下一个黑心食品事件何时会降临,又会对民众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毒淀粉被掺入食品,不论是如始作俑者“王老师”所说的40年,或如业者所说的十多年,其存在已是超乎想像的久远,全台民众几无人能逃其殃。根据“卫生署”的说法,“顺丁烯二酸”并不在其许可添加的“化制淀粉”名单中,因此只要添加就是“违法”。然而,主管部门既不主动抽查,又故意对“复方添加物”大门洞开,这即使称不上开门揖盗,也可谓故意怠忽职责了。那么多年来对毒淀粉视而不见,装傻的“卫生署”岂无责任?
两年前的塑化剂事件,要归功“食管局”技正杨明玉的胆大心细与抽丝剥茧,使业者的恶行得以揭发。这次的毒淀粉事件,却是消基会发布“米粉不含米”的调查报告,引起“全家”便利超商对“化制淀粉”的警觉,从而追踪发现供货商的黑轮品质不合规格,并通报食管局,才告曝光;当局完全是后知后觉。不仅如此,“全家”在4月底即通报“食管局”,而“卫生署”又拖了两周才发布检验结果要求厂商下架;这样的行政效率,不仅拖延泄沓,也根本未将民众知的权益及食的安全放在心上。
“食管局”本身设有许多内部检验人员,此外又有不少委外检验机构可以代劳;这么多的检验员,这么多年来竟没有第二个“杨技正”发现毒淀粉流窜的蛛丝马迹,请问:这是体制的结构不全?或是行政体系的麻痹失能?如果公务人员只求规避自己的法定责任,日常行政只当成官样文章流水帐,那么,当局养这么大一批铁饭碗人员目的何在?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毒淀粉事件所暴露的“系统性危机”,与其说其源头是始于联成石化和两三家将工业原料卖入食品业的奸商,不如说是负责食品安全把关的当局部门太漫不经心,缺乏保护民众健康的积极意识所致。当局如果不能从源头有效把关,杜绝有害原料流入食品,光在那里要求店家贴贴纸“自证清白”,实是倒本为末之计。事实上,许多知名小吃和有机商店此次均栽在毒淀粉风暴,他们也都是当局行政疏怠的受害者,不是吗?
所谓“五味令人口爽”,过度追逐Q弹口感的结果,却换得伤身的后果,这是消费者必须吸取的教训。至于食品安全一再出现重大漏洞,犹不思努力修补,弄到民众伤身、台湾形象受损,则是“江内阁”必须严肃看待的问题。“食管局长”康照洲说复方添加物无法管理,未免自欺欺人;而台湾迄今仅出现一个“杨技正”,则是行政失灵的一记警钟。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