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以补贴利率方式鼓励民众购屋 简直就是恶政

2008年09月02日 09:29:00  来源:
字号:    

  十年前,台湾爆发本土型金融风暴。“行政院院长”萧万长、“副院长”刘兆玄、“财政部长”邱正雄,端出纾困措施、优惠房贷利率补贴;结果,景气依然探底,且留下后患无穷。十年后,国民党再执政,同样一批人,竟再端出雷同的措施因应景气下滑。台湾《中国时报》刊载社论质疑,八年的“生聚教训”,难道真的如此无长进吗?

  在蓝灯催逼下,“行政院”上周提出八项利多政策,以提振经济景气。这八项措施,有的对短期景气的提振有正面帮助、且又不会有太大不良后遗症;有的则是宣示口号性质居多,其正负效益有待后续执行面观察。但,也有部分措施,效益既低或全无、却可能有诸多不良后遗症。

  这些措施中,如扩大国际招商、督导重大投资案落实执行,算是宣示性质重,是否有成效端看行政部门执行能力。而加强扩大内需方案、给予民间新投资租税优惠等,是过去八年民进党执政时一用再用的老招;虽然,有短期税收流失、公共建设计划未必切中需要等问题存在,但,好歹对短期景气提振有帮助。最令人担心与质疑者,莫过于为了支撑房地产景气,祭出放宽银行办理建筑融资限制、优惠房贷利率补贴等两项措施。

  台湾房地产从二○○三年SARS之后开始上扬,算算走了五年以上的多头,房价节节高升,以台北都会区房价而言,事实上已超过一般民众负担能力范围。最新的台北市的房价所得比达十.六倍,是近七年新高,台北县的房价所得比也拉高到八.二倍,同时是近七年多新高。一般民众,要全家十年以上不吃不喝不花钱,才能买下正常的三房之家。所得中下者,更要二、三十年以上。这般房价,是高是低,不问可知。近期各地房市渐有价跌量缩情况显现,房市是否面临反转向下,深受市场关注。也因此,才有当局在八大提振景气措施中,就有两项支撑房市的政策。

  社论说,在此,我们不禁要请教咱们的“行政院”高官们:如果房价是市场供需决定,房价走高、当局不应打压;没错。那,为什么房价有下跌疑虑、房市景气可能下滑时,当局却要去支撑房市与房价?更何况,官员可了解其祭出的支撑房市措施,可能酿成多大的不良后遗症吗?

  全世界的房地产景气都是最容易在低迷与繁荣的泡沫间交替循环,差别者在泡沫的大小。如该地当局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制度与监理上落实,避免房地产形成太大的泡沫,经济可望软着陆,未来复苏亦快。最忌讳者是为了硬撑景气,用各种放宽性的金融措施支撑房市的荣景与泡沫,得到暂时性的快慰与假性繁荣;但当梦醒时分,一个个大型泡沫爆破时,却会把金融体系与经济结构炸得四分五裂。

  美国八○年代的储贷危机、去年以来的次贷风暴、二房危机;八○年代中期到九○年代的日本,都是为了支撑景气,先是放宽原有对房贷的金融限制措施,继之创造房地产高潮,但终而房地产泡沫拖累整体金融与经济的“典范”。

  过去,当局为了控管房地产贷款在银行体系的风险,订出30%的建筑融资余额比例限制。如果当局放宽限制后,“效益显著”,银行欢天喜地的大幅增加建筑融资,房地产的荣景似乎得到支撑,建商从金融体系源源不绝取得融资去推案;但,一旦景气再翻转,金融体系将陷入更深且广的危机中。

  社论直言,至于以当局补贴利率方式鼓励民众购屋,更是恶政。当局拿纳税人的钱补贴有能力购屋的较强势者,目的为了支撑房价让建商赚更多钱,如此不公不义的政策,岂能为之?而如果放手让房价下滑修正,购屋者省下的购屋款,一定远高于当局的利息补贴。更何况,十年前当局的这些支撑房地产措施,最后证明无效且有不良后遗症,只是延缓市场调整,让经济与金融陷入更大灾难中。

  社论指出,今年台湾景气快速跌入蓝灯区,明显是受全球景气之累。此时,当局不可能无所作为,否则难以向社会交代。但,坦言之,这时当局作任何措施,都是事倍功半,甚至不见功效反有负面影响。我们期望当局在此景气低荡之际,更用心着力于法令、制度与整体投资经贸环境之改善、松绑,而非汲汲于短期措施。如此,更能在全球景气翻转时,率先扬帆上升。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