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如何得民心

时间:2013-01-30 14:01   来源:人民日报

  岁末年初各地总结工作,都免不了盘点一番民生工程。最近听到群众议论,除了要“回头看”当初承诺的民生工程是否办到了,更要“贴心问”民生工程是否办成了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这种意见不无道理。

  何谓“民心工程”?其实习近平同志已经作了界定,那就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按照总书记的这个标准,许多民生工程确实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让百姓受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无愧“民心工程”。但也有部分地方的一些“民生工程”,并非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没有办成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程,反而成了“闹心工程”、“伤民工程”,干部辛苦不堪,群众怨气不小。

  “民生”为何不贴民心?首先要检查一下政绩观是否出现偏误。一些领导干部抓民生,并不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图的只是个人名利,在追求短期政绩的冲动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一些不切实际、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工程,其结果必然是既损害群众利益,又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符合老百姓的意愿,有利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当前,正需要大力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完善就业、医疗等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关注“热点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也要看决策上是否实事求是、广征民意、问需于民。出问题的“民生工程”,往往是“拍脑袋工程”,主观意志代替了群众意愿,老百姓既不知情,也没有参与决策。那么,出现政府积极推动,群众冷漠以待甚至横加阻拦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政之兴废,在乎民心。归根结底,民生工程就是一个民心问题,只有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成为民心工程。否则,就事与愿违。因而,民生工程理应从“政府配餐”向“群众点菜”转变,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实行民众参与、民众监督、民主决策,方能科学实施,让民生支出从“舍得花”走向“花得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领导干部秉持“衙斋卧听萧萧竹,盼是百姓幸福声”的为民情怀,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下问计于民、啃硬骨头的功夫,民生工程就会实实在在地办成民心工程。(薛晓峰)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