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过劳,学业负累,家庭重担,情绪郁闷……“压力山大”成了一些人挂在嘴边的无奈调侃。近日,新华社记者带着“你压力大吗”的提问,随机采访了职场白领、公务员、淘宝店主、农民工和小学生等,答案绝大多数都是肯定的——这一结果在很多人意料之中。
压力几乎谁都有,多大算大,弹性不小,没人能称出压力的斤两。
从“你幸福吗”到“你压力大吗”,这样的媒体追问如同某些电视节目中嘉宾手持的“笑脸”牌(表示赞同)或“哭脸”牌(表示反对)。如此就主观感受“删繁就简”式的提问,设置得开放,容易招来关注,但简单的“笑脸”或“哭脸”很难画出真实的民生图景。
比如,一个刚考了全班第一名、被妈妈奖励一件名牌T恤的学生,被问及“你幸福吗”,一定会连连点头;同样,周末奔波在三四个补习班、一堆课内作业还没写、巴不得先睡上一觉的学生,被问及“你压力大吗”,也会连连点头——而这很可能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
不少年轻白领为还房贷而省吃俭用,抱怨生活压力大。比较一下,这种压力与其父辈老少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一间房内,谁的压力更大呢?确实,当年大多数人住房都很差,但如果现在让大家选择,或回到当年三代同居一室,或像眼下这样可以贷款买房,有多少人会选择“三代同居”呢?
说到“压力大”,媒体拿出证据:如今亚健康人群多;“每年60万中国人死于过劳死”;相当比例的中国人被“烦躁”、“焦虑”、“抑郁”的精神问题困扰。想想看,“亚健康”、“过劳死”、“抑郁症”这些概念倒退回二三十年,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吧?因为那时候大家还在为基本温饱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事关温饱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尊严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有底气讨论更高层次的需要。今天,一些人为“富贵病”烦恼时,前提是告别了吃不饱的年代,我们才有资格、有底气琢磨着如何把日子过得更好。
幸福是表达关于快乐和满足的主观感受;压力更多源于“膨胀的欲望与现实的差距”。求解真实的民生图景,媒体的视野还得更为拓展。作家毕淑敏介绍,她在被称为亚洲最幸福国家的不丹做过全球闻名的《幸福试卷》,有几百道测试题,比如“你知道曾祖父曾祖母的姓名吗?”“你能否说得出你家200米以内所有植物的名字?”这样的题目似乎在告诉人们,幸福一定存在于精神世界里,跟文化有关,它是长久的有意义的快乐。再有一例,英国一家报纸曾举办过“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有奖征答,得到四个最佳答案: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筑沙堡的儿童;忙碌了一天后为婴儿洗澡的妈妈;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救了患者一命的医生——这些生动的回答显然更有益于我们深入理解何为幸福。
再来看压力。“压力山大”之类的调侃可以有,但不宜过度渲染成一种全社会的普遍焦虑。无论是在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还是街谈巷议中,发牢骚、骂政府,抱怨、指责等,往往会招来跟进者、喝彩者。相反,对积极正面的事,“赞一个”的声音要弱很多,有时甚至被曲解、嘲讽。“偏爱坏消息”的媒体报道又潜移默化地诱导、培植着公众的心态与情绪。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实的吗?媒体报道所呈现的就是真实的民意吗?这些问题都需要冷静辨析。
作家梁晓声说过,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一个中国。
给身处时代、周围社会一个客观的评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