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想:上海积极推动 红筹股或夺沪国际板头筹
今年上半年,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上海市决定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推进红筹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
据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昨日透露,证监会于四五月份就开始准备,以确定一些境外企业包括红筹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他说,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就外资企业与红筹公司在实际监管中是否应该区别对待进行讨论。预期“十一”后一段时间可以公布国际板上市规则的讨论稿。他还推测,国际板第一家上市企业可能是红筹公司。
德地立人称,如果明年股市稳定,应该有包括红筹公司在内的两三家企业在上交所国际板上市。早先表达过意愿的五六家企业可能在两三年内上市,此后,如果这些企业表现不错,可能有二三十家公司在五六年内于国际板上市,15年后,数量可能达到100余家。
焦点:大型外企关注四大问题
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对上海国际板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第一,门槛。比如要求公司的盈利多少、成立年限、公司规模、会计、法律、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第二,发行A股之后,外资企业筹到的钱能否汇往国外。
第三,股价在A股和海外资本市场上同股不同价。德地立人说:“中国资本市场总有一天要和海外打通,这个时候对国内外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会有什么影响,这也是这些公司高层比较关心的。”第四,如果在上海上市后表现不好,能不能退市。
业内:境外企业A股上市风险可控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一直以来,中国都实行外汇管制,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没能实现全部的自由兑换。正是因为这一措施,使得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与海外市场存在着防火墙,中国才没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太大的冲击。
如果允许境外公司在境内上市,就面临着一个问题,人民币资本项下是否应该实现可兑换?如果可兑换,就相当于彻底打开了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大门,监管部门是否有足够的监管、风险控制能力就成为大问题。
叶檀指出,其实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应该问题不大,不牵涉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一是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这种做法简便易行,主要是针对不在发行地注册的公司,不必进行新股上市的手续,也能够解决证监会对很多事项进行豁免的难题;二是对汇丰等在中国境内已经注册子银行、有独立法人的企业,也可以用红筹股回归的方式,以内地的子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资金用于内地市场拓展。这样可以吸引国际主要公司进驻A股市场,还能将金融风险缩到最小。中国经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