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监会正式向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该《通知》一经发布,业内人士便指出银行仍有可能通过同业协作,直接用信托贷款替代新增贷款等方式寻求变通。实质上,银行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本身就源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不发达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信贷理财计划也可以被视为银行将表外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因此,要彻底避免出现“表外贷款”的尴尬境况,监管部门还应创造条件建立信贷资产转让平台,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
利用信托平台募资,而后置换银行信贷资产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近年来一直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业务之一,在政府收紧银行信贷时便更为活跃。伴随上半年天量信贷的投放,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愈加明显,银行放贷冲动亦随之受到抑制,但是市场资金需求却依然旺盛,在信贷资产转让平台不成熟的情况下,信贷理财计划自然成为银行腾挪信贷空间、释放挤占的资本和拨备的“万全之策”。此外,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且多年来并未出现亏本现象,具有良好的收益与风险组合,因而深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长盛不衰”。
尽管有诸多优势,但是作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仍存在风险。从表面上看,该类贷款的所有权通过信托公司转移了出去,但现实中,如果借款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往往由银行提供贷款,因此绝大部分的风险仍留在银行。某些理财产品甚至用新发产品发行解决到期兑付问题,这种“无本取贷”的模式更是加剧流动性风险,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风险也逐渐积累。加之表外贷款不在账簿上显现,监管层无法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规模,更无法知悉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从而给监管带来很大障碍。因此,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叫停亦有其合理性。
短期来看,《通知》的发布会对目前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尤其是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造成冲击,进而收窄信托公司的业务空间。但是,长期来看,这一举措反而能规范银信合作业务,使银信合作产品成为真正的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理财业务,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针对银行中间业务的短期收缩,银行可转而开发与股票二级市场、农产品大宗商品挂钩的理财产品。混业经营的进一步深化亦有助于缓解银行完全依赖信贷的现状,从而使银行业出现一些新的盈利增长点。
“贷款腾挪”的切断,能够使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目标的落实,更准确地掌握银行信贷的准确信息,防范银行信贷风险。但是,在经济仍旧需要大量信贷支持的情况下,银行将其信贷资产完全从“表外”转回“表内”,其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下降,这一水平能否支撑明年的大额信贷需求是有待商榷的。因此,监管机构还应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彻底摆脱表内资产“出表”的窘境。此时筹划建立信贷资产转让平台,将大大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某种程度上亦是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后的必然选择。
在银行大举放贷的情况下,通过贷款转让,不仅可以满足银行调节信贷规模的需要,更使银行能够摆脱资本充足率约束,有效扩充收入来源,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谓“一举多得”。而信贷资产转让,本身即为准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这对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当然,信贷资产转让专业化市场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资产转让的透明度仍有待提高,非标准化产品的特征使信贷资产的定价仍存在一定难度,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更需要统一交易规则的建立和相关法律的完善,但上述问题不应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停滞不前的理由。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更有必要,也只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进,才有可能保持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不断满足,增强银行信贷的流动性,避免信贷腾挪的境况,使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