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远水难解近渴

时间:2013-09-16 13:4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已经成为了关注焦点。昨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通过以房养老有望解决养老资金难题。(9月14日 中国广播网)

  以房养老是欧美等国家较为成功的养老模式,它集中了金融资产和配套服务于一身,在当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我们养老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下,很多人愿意把外国的成功经验照搬到中国,这种远水要解近渴的期盼心是好的,然而要真正落实下去,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式“以房养老”最大的阻扰是老人们的犹豫性,很简单的道理,这种新兴的理财加生活方式,就年轻人来说都属于时髦的舶来品,理解起来需要超前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们绝大多数老人身上,是不具备的。即便有政府单位和市场服务机构为之答疑解惑,但结果很可能是“言之凿凿听之藐藐”。

  其次,以房养老的出发点,和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房子带来安全感”的理念有点相悖。换位思考,一个60岁的中国老人,用这种倒按揭的方式来进行养老,恐怕心理那种空落落的感觉你我都能体会。而且在当下中国,房子作为最昂贵的商品,已经被它积累出太多的焦虑泡沫,年轻人都无法承受之重,那老人又怎敢轻易当吃螃蟹的人呢?况且一套房产,是几代人的心血,要因为养老而全盘托出,很可能因此引来家庭不和谐的因素,要知道中国很多老人是希望用房子来栓住儿女心的。

  再有就是一套房子被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能换来一笔不菲的资金。然而和这笔大数目相配套的养老公寓、养老院,其数量是否足够呢?万一手中持币,却换不来等价的养老享受,很可能就陷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同时作为金融机构来说,也面临很大的风险,他们要入手“以房养老”,就是希望房子能有长远的升值空间,来打造双赢局面。但在国内房价不可控因素太多的情况下,谁又敢轻易入场?

  欧美之所以“以房养老”如火如荼,首先就是把房子作为商品来定位,而并非投资产品。这样的理念就能很轻松的进行以房养老。另外,国外房产在遗产税、房产税高压的政策下,很可能给房主的子女带来的是更多的负担,而他们就更乐于父母把房子变现,以变现成美好的晚年生活。同时国外完整的养老体制、良好的养老硬件,都能很轻松的托住“以房养老”的美好愿望。而中国要达到这一点,就目前来看还有段路要走。

  说“以房养老”有点水土不服,只是种见仁见智的观点出发而已。中国养老的问题欠账实在太多,而且争议的问题也很多,“以房养老”或许是灵光一现的解药思维,但是要真正落地生根,恐怕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中国台湾网网友 谢伟锋)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