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他献血超过10万毫升,相当于20多个成人全身的血液总量,获得过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现在他栖身南京一处立交桥,靠捡废品维持生活,他就是48岁的汤文祥。昨天记者见到了汤文祥的“家”。这个“家”只是一个用硬纸壳、木板搭起的小窝,他说,“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碰到荤腥了。”(7月16日 《现代快报》)
每一个苦情的故事,都有着无奈的经历。但是,也不是每一个苦情的苦涩都能怪罪这个社会,尽管我们的社会还不完美。
不忍心去责怪献血大王,他已经如此潦倒。但是,没有任何人有权力把自己的贫困完全推卸给社会。献血大王住桥洞,无肉吃,或许和社会的不公平有着关系,但是不是也和自己的放弃有着关系呢?可以同情的人必定要有这么几个要素:生活不幸,重病缠身,身有残疾,遭遇不公!献血大王有没有这些情况?
献血大王今年48岁,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在桥洞下已经住了很多年,也就是说选择流浪生活的时候,他才40出头,这个年纪正是人生的壮年。人生壮年、身体没有恶疾、也不是残疾人,按说靠着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最起码还不至于去住桥洞。
那么,这位献血大王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呢?报道说,他离了婚,孩子和房产都给了妻子。这是他选择远离家乡的原因,难道这样的原因足以让他自暴自弃吗?这样的理由不够冠冕堂皇。献血大王可选择的生活还有很多。一是,离开家乡后靠打工养活自己,做保安、贩青菜、干建筑都是出路。二是,如果真的不愿意干这些,回到家乡也还是可行的。尽管房产都留给了妻子和儿子,家住农村的他总还有几亩薄田吧?种点粮食、种点蔬菜能不能做自只给知自足?
在报道中,献血大王感慨地说:“我已经好久没献血了,有高血压。”是的,献血的举动是充满爱心的,但这却不是一个功劳簿?有高血压也是实情,但也不是住桥洞的必须。高血压这样的病是很普遍的,靠着自食其力去吃些高血压药品,也还是能够做到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为了自己去奋斗。
有些苦情是值得同情的,也可以去埋怨社会。献血大王住桥洞这样的事情,却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咎社会和他人。你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能力的人,力气总可以改善自己的困境吧?
想起依然在流浪的“中国第一丐”,曾为汶川地震捐出所有乞讨钱款的他依然在做着“靠智慧发大财的梦”,有人劝他回家去种田,他说那不是我的梦想;想起有了工作之后,又辞去工作继续到地铁里去流浪卖艺的那位“世界冠军”,他也说“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每一个人都不能生活在真空里,每一个人都不能能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有梦是可贵的,但是当在梦里沉睡不醒的时候,那只会是噩梦一场。
现代快报的报道说,很多市民表示:这个献血英雄值得敬佩,应该帮帮他,帮他什么呢?能帮他一次能帮他一辈子吗?是帮着他去回家种地,还是帮他娶妻生子?
请读者一起思考这样的问题:“献血英雄”住桥洞究竟是谁的错?(中国台湾网网友 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