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扶贫移民如火如荼,目的是让贫困人搬离贫困地。这里说的是一种搬进贫困地区的“移民”,可能在蠢蠢欲动。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从2012年开始,“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万名本科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
对贫困地区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寒门学子喊好之时也条件反射般地产生一种不安,担心“政策”玩不过“对策”,自己的机会被名不副实之人掠取。当然,公然的“掠夺”是不可能的,怕的是暗度陈仓。
有人可能问,专项计划里有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这类“硬杠杠”,造假没可能吧?我不能说一定“有可能”,只是想,人人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也有一人拿几个的,根本与军队毫无关系的人也能揣个军官证,而且这些个证不是出自民间,而是出自真正的公安部门、军队机关,拿着能进机场上天,能办护照出国。那办一个贫困地区的户籍、一份当地高中三年的学籍,还能难于登天不成。
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的理念当中,逾越规矩、寻找漏洞,托人情、钻空子那是“得意之作”。传统上,中国人历来注重人际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构建的情感和关联。所以,刘备托孤时没有公证人,也没有授权书,只有忠义和信任;孔乙己赊账时也没有白条,没有字据,只有乡里乡亲的情义。因为,历史上的中国没有健全的法治,也缺乏有约束力的机制,人们依靠的不是刚性的制度,而是弹性的关系。长期的生存经验,使得找漏洞和钻空子的国民性,在很大程度上潜入了我们的骨髓而代代相传。
也不可否认,各种教育优惠政策只要一出笼,如特招生、保送生、免试生、体育特长生之类,结果总是让优惠政策成为“拼爹政策”,成为权二代、富二代的一场盛宴。就说保送生制度,《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调查显示,82.2%的人认为现在的保送生大都是“关系生”,90.5%的人认为,高考保送生制度容易滋生腐败。这加大了人们对教育优惠政策的失望,损伤了教育公信力。今天的“专项计划”,如果没有严格而严厉的措施,谁能保证考生“移民”的假贫困现象不出现?
忽然想起有一期“壹周立波秀”,周立波提了一个建议:我们当前实行的的是行贿者和受贿者同罪,这样行贿者怎么敢举报索贿者、受贿者。不如改为一年以内如果行贿者举报受贿者,不追究行贿者刑事责任,只追究受贿者刑事责任,或改为任何时间只要举报都不追究行贿者刑事责任。周立波说这话时,估计知道他的建议只会被“有关部门”一笑了之,所以他说完之后是一脸自嘲的苦笑。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周氏建议”可行不可行,而是在于办法总比困难多,看敢不敢采取非常措施。就这个贫困地区招生的特殊政策,未必不能来点特殊的防假措施。比如,对招录的1万名学生实行“过筛”,不仅审查其现有户籍和学籍,还追溯其原籍。现在的网络系统,搜索一个人的相关情况是小菜一碟,认真一搜索“嫌疑人”自然会露出痕迹。对突击“移民”的家贫困学生,终身禁考,让其在巨大的违规成本面前退避三舍。又比如,考生招录信息全公开,百万元奖励举报属实的人。且不说为了社会正义,就是为了一夜暴富,也会应者如云。
威慑之下没人敢造次,国家百万财政也就省了。更重要的,没人敢造次了,一道普照贫困地区教育公平的阳光,一缕温暖寒门学子的甘泉,将凝聚成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道普世风光。(中国台湾网网友:林鄂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