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绿领巾”是最坏的“标签效应”

时间:2011-10-20 17:36   来源:中国台湾网

  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华商报》)

  加入少先队、佩戴红领巾,可以说是每个学龄孩子的梦想与骄傲,更是成年后难忘的儿时回忆和校园童趣。但如今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孩子们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戴上象征“差生”标志的“绿领巾”,而且这种“绿巾军”几乎占班级学生的一半。这种歧视性教育引发了家长的不解和舆论的质疑。

  其实,让差生戴“绿领巾”以示“激励”的做法,并非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首创,早在2004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就尝试用红、绿两种领巾把学生分为优劣两类:已达到少先队条件的戴红领巾,学习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戴绿领巾。这种有悖孩子成长教育规律、违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给家长和学生造成精神压力的所谓“先进经验”,当时就引起了团中央的高度关注并被紧急叫停。共青团中央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然而时过7年,这种被明令禁止的错误做法竟又被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重新拾起,这究竟是对常规教育方法的破题探索,还是对孩子教育无计可施之后的无奈和无能表现,无论校方出于何种善意的初衷和良苦用心,这种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的歧视性教育,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违反相关法规的规章设计,无疑是对孩子人格侮辱和心灵戕害的“软暴力”,其危害绝不逊色于打骂之类的身体处罚,必须坚决取缔。

  差生“绿领巾”扭曲了“红领巾”的政治涵义。“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样具有政治涵义的社会组织。作为少先队员标志的“红领巾”,其真正涵义是代表用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的一角,是孩子们渴望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志向表达。这既不是向学习成绩优秀者发放的“证书”和奖品,更不是与“绿领巾”相对应的参照物,把“绿领巾”作为差生标志与红领巾相提并论,是亵渎红领巾圣洁、有违《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的荒唐之举。

  差生“绿领巾”有违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尽管《义务教育法》没有禁止为差生戴“绿领巾”的明文规定,但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却明确要求: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公布。笔者理解,教育部的这项规定,不仅是基于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考量,也应该带有尊重孩子人格和自尊心的含义。试想,连“按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公布”的行为都不予允许,更遑论为学习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强行附以“绿领巾”的标签。

  差生“绿领巾”有悖孩子健康成长规律。儿童时期是每个人心理成长和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现代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被某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作出自我印象的定格,并下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契合所贴的标签符号。这种心理暗示被称之为“标签效应”。被戴上“绿领巾”的同学势必会自我刻上“差生”的烙印,是最坏的标签效应。根据孩子多具逆反心理的特点,这些被戴上“绿领巾”的差生很有可能破罐破摔,特别是“差生”成群的时候,更容易集体沉沦。更何况自古就有“孩子是夸出来的”之说。因此,靠为差生戴“绿领巾”而追求浪子回头的“反省”效果,很有可能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按照这个推理,既然有那么多戴“绿领巾”的差生,有关部门是不是给管理无方的校长和教育失当的老师戴一顶最差标志的“绿帽子”呢?(中国台湾网网友:张玉胜)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