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立制度比捐农舍重要 终结选前漫天喊价

2011年10月20日 16:4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为解决老农津贴“每逢选举漫天喊价”问题,马英九宣布了社会福利加码新制;同日,苏嘉全为使选情止血,宣布捐出争议农舍。

  台媒《联合报》网络版发表评论说,当天电子媒体的新闻报导多半侧重后者、忽视前者,事实上,影响台湾未来更深远的,不是算计个人利害的停损,而是牵涉两百八十七万人权益的津贴制度化。 

  老农津贴向来被视作选举催票的“强力春药”。一九九五年底岛内民代选战催生“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年满六十五岁、农保年资六个月以上且未领取其它补助的台湾老农,自此每月都可领三千元(新台币,下同)津贴。其后,二○○四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二○○五年“三合一”选举、及二○○八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每次加码一千元。这次也不例外,蓝绿持续演出加码比赛。 

  当年老农津贴的出现,标举着“照顾弱势”、“分配正义”等口号,或有立论基础;但沦落到今天,几已变成朝野选举加码竞赛,荒腔走板。不顾财政负担的结果,再加上“不跌”的承诺,将使老农津贴暂行条例变成“肉桶法案”,成为政客们慷纳税人之慨的空白支票,有何“正义”可言?逢选举必加码的老农津贴,迟早将压垮农业预算乃至公共财政。这也是台湾政治的民粹之处。朝野把津贴当成割喉战喊价,但最后断气的,是公共财政和纳税人,不是吗? 

  用津贴来收买老农票,其实是在羞辱农民,蓝绿两党都难辞其咎。不思发展农业,政客只会举债散财,后果让儿孙辈代偿,这真的是老农们要的吗? 

  每逢选举,岛内政治人物竞相开出钱坑法案,已是台湾政治的常态。今年也不例外,除了老农津贴加码,包括身心障碍补助、老人生活津贴、原住民给付、各项低收入户补助等,都有民意代表要求加码。 

  物价上升,津贴、补助随之调整无可厚非,问题就在过往的加码,民意代表几乎至少“千元起跳”,不考虑比例原则。千元看似小钱,乘上动辄数十万人的支出,金额就惊人了。 

  以老农津贴为例,每加码一千,台当局财政每年就失血八十二亿。内政主管部门社福支出更庞大,每加码一千,公共财政就失血两百廿亿。若每逢选举就喊价加码,金山银山也难填这无底洞。 

  马英九提出的随物价指数加码,惠及大部分弱势及老农,虽有选举考虑,却不能不报以掌声。毕竟,自十六年前发放老农津贴以来,蓝绿执政者总是向失血提案低头,有谁试图解决喊价乱象? 

  批马英九没魄力的人,不妨想想此案对决策者是多巨大的压力。由此,也凸显苏嘉全捐农舍其实只为自利而无助公义。如果真合法,理当捍卫到底;如认法律不周,也当敦促同志提修法案;苏嘉全舍此不为,却诉诸遭追杀的悲情,岂是竞选者所应为?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