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瞩目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电视辩论会,日前举行第一场,尽管谢长廷辩才无碍,但无论学者专家和一般民众,普遍都认为马英九整体表现比较好,不只内容具体扎实,而且在性格上,展现领导者应有的格局与气度。
谢长廷向以言词犀利,反应敏捷著称,因此电视辩论之前,外界大多看好他会占尽上风,对于扭转他的选情劣势应当有相当帮助。然而,两个多钟头辩论下来,虽然肯定谢长廷口才较佳的人确实较多,但民众普遍反应,马英九的政策理念与辩论风范,都比较出色,整体表现也优于谢长廷;只是多数民众并没有因为看了辩论而改变自己的投票意向。
台湾《中华日报》认为,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整场辩论展现的不只是两位候选人对各项议题的立场,也显示两个竞选团队对于辩论所做的准备功夫,更反映马谢两人的人格特质与领袖风范。目前选情低迷的谢长廷全场采取攻势,主打马英九诚信、操守与执行力,抓住机会就明讥暗讽,不但口水多于政策论辩,而且数度动了火气,情绪激动,语气高亢,三分钟的结论,竟然只字不提治理台湾的主张纲要,而把时间全用在攻击马英九政见兑现的可行性上。
在内容方面,谢长廷也多半是避重就轻、言不及义,反倒是不断攻击马英九的立场前后不一,或是质问马英九;另外,除了对于“司法”改革、“外交”、同性恋等议题不着边际之外,特别是有关清廉政治,如何处置贪腐者部分,尤显模糊其词之能事。
相反的,马英九对于提问者的问题,虽因时间限制,无法详尽说明,但都有问必答,丝毫不闪躲,内容也十分扎实,并提出具体的数据,即使一再被谢长廷当面攻击,也没有被激怒,仍然只就政策面批评对手,而没有做人身攻击。最后结论时,更强调抢救台湾经济、照顾弱势与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干净政府、建立和谐社会等愿景,不只让选民充分了解他的施政蓝图,同时展现候选人的高度、气度与风度。
就事论事,选举辩论固然可以显现候选人的机智反应与口才风度,但真正目的在透过公共议题的辩论来检视候选人的政策主张;换言之,对选民来讲,候选人的辩才固然值得参考,但理念、能力与人格特质,毋宁是最应重视之所在。以这次选民提问的二十题为例,内容包罗万象,虽然先后次序之间缺乏连贯,很难让候选人做完整论述与充分说明,但至少显现双方阵营事前所做的准备功夫,从提问人会后认同马英九的主张多于谢长廷,就可以理解,马营的幕僚作业显然也比较充实。
该报社论指出,这次辩论足以反映了马谢两人的人格特质,不只是拙与巧的对比,更是实与虚的对照,谢长廷未能趁势拉抬选情,马英九却以平实的政见,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事实上,辩论只会强化双方支持者的偏好,对于催化中间选民,效果其实相当有限,对选情影响也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