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2日社论指出:风风雨雨的2014年过去了,食安风暴、高雄气爆,每一件事,都震憾岛内民众。然而,若要选出对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影响最深最巨的重大事件,无疑问的,首推去年3月18日发生的太阳花学运。
事件发生已超过半年,且深刻影响了台湾“九合一”选举,对国民党的命运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乃至对台湾甚至两岸关系都产生了涟漪效应。现在必须深刻剖析太阳花学运的本质,唯有准确解读,各方的反省与应对才会准确。
事出有因,太阳花学运不是从石头里迸出来的孙悟空,可以说是众多反对性议题的汇流,大致可分成七反:反程序不正义、反服贸、“反中”、反自由贸易、反分配不公、反财富集中,以及反马英九。
这七反,有时间序列的关系,也有内核外核的层次。最大公约数是反程序不正义。去年3月17日,时任“内政委员会”召集人的国民党籍“立委”张庆忠宣布,《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送“院会”存查,被批评为“30秒通过的黑箱服贸”,成为太阳花学运攻入“立法院”议场的“师出之名”。然而,这样的师出之名,是有错置轻重的选择性的,相较民进党在审查服贸时,霸占主席台、瘫痪议事的9个月,其程序不正义的程度更高。
当以“黑岛青”为核心成员的林飞帆、陈为廷等人攻进“立法院”议场,建立了指挥中枢的“内核”后,反程序不正义的外衣即卸下,反服贸与“反中”登场,成为主旋律。林飞帆与陈为廷等学生领袖,毫不避讳地表明其支持“台独”、“反中”、反服贸,这个“内核”是太阳花学运中政治性色彩最强的一群。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