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在岛内流传了多少年,但对于今年台湾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却成了活生生的挑战。台湾《联合晚报》昨日发表社论指出,岛内各大学陆续在最近举办毕业典礼,如何面对毕业后的求职,成了毕业典礼上少不了的话题。
社论说,台湾的高等教育扩充太快,加上经济景气仍未振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台湾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低水平”已多年,今年平均又再下降新台币2000元,但大学生求职也只能抱着“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态。光是抱怨大学文凭贬值也没用,因为高等教育扩张是主流的趋势。大学增加让人人可以读大学,但大学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由你玩四年”,大学文凭更未必是就业的保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在学期间应把课业学好之外,还必须找寻各种机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道理很简单,现在的竞争压力下,除了学历,还需要各种其它的“能力”。不少大学生在出校门前已懂得磨练资历,甚至利用网络创业,在学期间也自费参加各种研习和证照考试。这都说明,大学生不见得都是草莓族,已经被现实压力趋使自己去留意个人的竞争力强度。
那么学历是否因此无用了呢?社论认为,恐怕大学生也无须太过灰心。学校传授的知识,难免和社会上的实务及企业所需有一段距离,但不必因此贬抑学院内的知识。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就业较困难,但对前途的选择却也相对多样化。有人继续深造念研究生,有人从社会服务的项目开始入手,有人在求职路上“屡败屡战”,有人在家庭支持下得以走另类的圆梦之路。年轻人只要不怕挫折多方尝试,应可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不管学历还是实力,大学教育现在只是个人成长管道之一,靠一张文凭可以吃一辈子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社论最后强调,透过任何管道的“终身学习”,不断累积自己的能力,才能增加竞争力。任何的结束都象征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今年正踏出校门的毕业生要有勇气迎接新挑战。
[责任编辑:王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