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中有些人正在筹划“入联苦行”,打算自三月四日由屏东出发,至三月二十一日“总统”大选前夕在台北收场,宣称全程六百公里。台湾《联合报》社论认为,这个活动可能再度挑起扁谢矛盾,已使扁谢二人分别皆陷于进退两难之中。
“入联苦行”的主办者已“公开”邀请陈水扁参加;令人玩味的却是,主办者居然同时对外宣称,“目前还没有决定要邀请谢长廷”。可以预见的是:“入联苦行”倘若拉高到陈水扁全程参与的高度,则在大选前的未来三十天,陈水扁的“入联苦行”,与谢长廷的“总统大选”,必将形成互争媒体篇幅、抢占焦点议题的局面。其后果是:陈水扁可能再度喧宾夺主,谢长廷则又陷于困境。
社论提醒扁谢二人,皆须慎估此种后果。因为扁受邀参加苦行时,并未一口答应,而谓“还在考虑”;谢长廷则乍闻扁考虑参加,立即面露惊疑,而谓“总统辛苦,我心不忍”,当然是不愿见陈水扁又跳下来。
陈水扁面对“公开邀请”,已是进退两难。“公开”邀请,不宜拒绝,否则陈水扁恐怕会被看扁;然而,陈水扁一旦投入,参加全程苦行(若非六百公里全程参与,即无意义),就不免将干扰谢长廷的大选规划,甚至发生扁谢惨烈冲撞。其实,“入联公投”走到今日,已在“下车”状态,但陈水扁若明知已无可为,竟然逆势操作,又在“入联苦行”加码;则他一定会拼命设法,务使这次“苦行加码”,能够对自己产生加倍的“政治回收”;陈水扁若有此念,这即是谢长廷的噩梦。
“入联公投”是陈水扁巩固其“台独”旗手地位的议题,谢长廷的目标却是“总统大选”。陈水扁愈是拉高“入联公投”的阵仗,对谢长廷“总统大选”的牵制也就愈严重。如今,谢长廷已经好不容易换得了陈水扁“不再在公开场合辅选”的承诺,倘竟又将面对陈水扁利用“入联苦行”来搅局闹场,谢长廷岂能不暗自叫苦?
社论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此时“入联公投”议题的性质,已完全不同于去年发动时期的初始状态。发动初期,“入联公投”是一“感性议题”;然而,经过将近一年来的激荡沉淀,已经渐渐转变成一个“理性议题”。“公投”就能“入联”吗?不能。为了这个“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的“公投”,破坏了台湾与美国之间的信任,值得吗?不值得。你赞成陈水扁动用公帑及公务员,以如此恶质的手段操弄“公投”吗?不赞成。“中选会”因“公投绑大选”已沦为民进党的政治工具,你高兴吗?不高兴。再问:“入联苦行”就能改变这一切的“理性结论”吗?不能。激荡沉淀,答案皆已明显呈现。就“入联公投”的政治效果言,民间的反应既然已由“感性”渐趋“理性”,则“入联苦行”恐怕非但不能“绑大选”,反而将成为谢长廷在大选中的严重掣肘。这在一月“立委”选举中,已是有目共睹。
难怪吕秀莲会说:“用脑比用脚重要。”当多数台湾人“用脑”来思考“入联公投”,难道陈水扁还在“用脚”?
因而,陈水扁若参与“入联苦行”,究竟是可将民间的“理性”重新倒回“感性”?或是反而将使民间更趋“理性”,而更加视陈水扁的“苦行”为无谓无聊的最后挣扎?这是陈水扁在决定是否投入“全程苦行”前,必须进行的政治精算;六百公里的全程苦行,究竟能否使陈水扁跌深反弹,或反而竟是愈陷愈深?
每到大选前夕,民进党皆甚热衷举办这类大活动。二○○四的牵手护台湾,被喻为经典之作。但是,“公投入联”恐不能如法炮制;毕竟,已有“圣火接力”,又有“逆风前进”,若再加上“入联苦行”,就怕会形成“再而衰,三而竭”的效应。愈是大阵仗的“入联苦行”,恐怕愈将显现此一议题的无力、空泛、反智与虚无。
谢长廷摆明了不希望陈水扁借“入联苦行”来搅局,陈水扁更须慎估要不要上路。倘若陈水扁不参加苦行,事后尚可说是因谢长廷阻挡,所以未参加;然而,倘若陈水扁六百公里一路走到底,但最后多数国人却仍将“入联公投”视为对陈水扁的“不信任投票”,诚不知陈水扁要如何收场?
社论亦指出,主办者既已“公开”邀请陈水扁,似乎已使他失去了不参加的余地。否则,始作俑者的陈水扁,难道能坐在“总统府”内看着其他人“苦行”吗?何况,陈水扁自己不参加,又将如何激发“苦行”的感动力?因此,他之陷入进退两难,昭然若揭。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