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25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财政部数据显示,12月将有约1.9万亿元预算资金待支。这意味着,一些政府部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突击花钱时间。对此,财政部相关官员表示,突击花钱并不违反预算管理规定,不仅发生在中国,日本也是如此。
或许应当承认,突击花钱确实不违犯现行的相关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确实具有某种“日本也如此”的必然性,如一些预算项目必须等到年底集中结账。但时下舆论诟病的显然并非这些“国际惯例”,而是那种“国情特色”下的奢侈浪费性突击花钱,比如组织公费旅游、召开豪华年会、滥发年终福利……
年复一年年底突击花钱,根源何在?许多专家学者早已给出答案:“突击花钱是现有预算制度设计安排下的产物”。根据现行预算制度,今年花钱越多来年可能获得的预算资金就越多,反之则越少。也就是说,导致突击花钱的真正症结,并不在于它“不违规”,而恰恰在于,它是执行现行不合理预算管理制度的结果。
这种基于制度本身不合理、以“不违规”的合法形式出现的突击花钱,很是可怕。一方面,凭借“不违规”的表面合法形式,突击花钱会显得非常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另一方面,在“不违规”的制度化支持下,突击花钱不仅会成为一种合理行为,而且也会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其危害和后果会不断放大加剧。
依据《预算法》,“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方针”。《宪法》中也明确“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因此,就算突击花钱确实不违反现行具体预算管理制度,却也是值得深思,某些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的。
时下中国,亟须政府突击花钱的领域何其多。不断以孩子生命为代价呼唤的校车投入欠账,“营养”严重不足的学生营养午餐,不断膨胀的养老保险空账……如果任由突击花钱发展蔓延,上述这些真正迫切需要花钱的领域又拿什么去“突击”?(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