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风景胜地、度假区里,成群结队的中国旅行团;知名奢侈品商店门前,排着长队、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国采购者;高档酒店的大堂,笑语喧哗的中国人——这样的场景,人们已见多不怪。
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去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海外媒体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青睐出国旅游,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额,可能要超过德国人和美国人,很快排名世界第一。
徜徉于世界的“黄色面孔”,将留给“外人”什么样的印象?人们可能还记得,早些年,一个国外旅游地专门用中文提示文明旅游,很是刺激了一些国人的自尊。时至今日,见多识广的中国人,可能不再将类似的“歧视”当回事儿,而“礼仪之邦”的形象是否已确立,还真让人有些担心。
上周,看到一条博文:从巴黎奢侈品店到米兰购物街,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但出境旅游热的同时,中国人的形象素质也得以体现。出国在外,请尽力维护国人形象,拿出崛起之国该有的姿态。
先不说学识和修养,只说基本的文明举止。近期,接连发生的两起国际航班中国乘客打架事件,似乎给“不该有的姿态”做了旁证。
在塞班飞往上海的飞机上,两位乘客发生争执,随后变成两群人的互殴,飞机差点儿返航。此前,从苏黎世飞往北京的瑞士航空航班上,两名中国籍乘客因椅背调整问题爆发肢体冲突,迫使航班返航。其中一人因危害公共交通被处罚金,这项罪名在瑞士是刑事罪。
有评论者说:短短一周时间内就出现两次“天上打架”,不得不令人“佩服”国人“高空作业”的胆量……两次斗殴都发生在国际航班上,真可谓出尽了洋相。
以个别人的作为,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显然以偏概全。但是,富裕起来的国人的整体素养,是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匹配,倒是一个值得关心的话题。并且,对于“外人”而言,他们眼里的中国形象,可能就是那些海外旅游者的行为举止。
我们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必须省视自身的作为。毕竟,富裕的终极目的,不是财大气粗,而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的文明提升。
人们曾以“穷得只剩下钱了”来挤兑暴发户,现在,我们一定不想听到别人说,富起来的中国人只有钱。有钱了,可以去周游世界,希望见识的不只是奢侈品牌、豪华酒店;有底气了,可以不怕外国人的“偏见”,却不要傲慢。要知道,在候机厅里,是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还是静静地阅读;在国际都市,是流连于博物馆,还是在LV店血拼;在旅游景点,是喧喧嚷嚷地拍照摄影,还是沉迷于遗迹,这些将带给人截然不同的形象。
仓廪实而知礼节。有钱了,并不代表有文化、有素养。物质财富有可能短时间内激增,而文明的累积和演进,很难一蹴而就。我们想要留给世界的,不只是财富的增长,更有精神的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