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财迷”的终极目标:“赚”的不是钱是体验

2009-09-27 16:36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胡珊珊
  今年5月,财迷小姐拿着早就写好的购物清单跳上了开往商场的地铁。要知道,每年换季时分,京城的各大商场都会花样百出煞有介事地搞一番优惠促销。目的很简单:就是更多地从我们口袋里掏银子。那天,A商场的促销规则是买“200减80”,也就是说买够200元可以便宜80元,而四站地铁之外的B商场则是“买300减120”。那么,去哪家买更划算呢?

  我小学五年级的外甥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两家的折扣比例其实完全一样,都可以省下40%的钱。但是,真正在商场里买过几次东西的大人们会马上修正:A商场显然更加划算,因为享受优惠的门槛更低,按照这个规则,如果买一件标价299块的东西,在B商场一分钱也便宜不了!

  不过,财迷小姐必须负责任地说一句,在哪儿买更划算完全取决于每一件商品的标价和你要买哪几件。不过,买得便宜也未必真的是件好事。好吧,财迷小姐那天的购物经历是这样的:

  1、先逛A商场,记下要买东西的价钱。蓝色平跟鞋标价298元,优惠价218元;柠檬黄开衫标价288元,优惠价208元;总价426元。

  2、搭四站地铁到B,比较要买东西的价钱——鞋子标价326元,优惠价206元;开衫标价228元,没有优惠;总价434元。

  3、在B商场买下鞋子,然后再搭四站地铁回A商场,买开衫。

  4、购物结束,共消费414元,加上往返地铁费用,总计支出418元;比全在A商场买省了8元钱,比全在B商场买省了16元钱。

  看上去很美,财迷小姐找到了最省钱的法子。不过,财迷小姐还付出了另一项代价,就是脚底隐隐作痛的两个小水泡。这是财迷小姐最难忘或者说最难受的购物经历之 一。实际上,一个“财迷”的终极目的并不是省钱,而是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能“赚”到的不仅有钱,还有更好的感觉和体验。

  我的朋友K愿意多花5元钱的手续费在网上预订电影票。每次她都在电影开演前10分钟才施施然走进电影院,然后独自一人站在自动出票机前花上20秒时间打印电影票(而且提前一天预订,总能选到最好的座位)。对比那些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售票处排队却只能坐在角落或者第一排看电影的人,K真是英明。

  这个礼拜,K甚至开始在网上预订旅游景点门票——这是她在支付宝上发掘的新功能。想想看,十月的大太阳底下,背着包在景区门口排队买票,那滋味实在和休假的气氛不怎么搭调。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