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被视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与挑战,我国外部需求大幅度萎缩,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速明显下滑。2008年11月中国政府率先决定扩大内需,采取10项措施,果断实行一揽子刺激投资计划,仅一年之后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率先在世界各国中经济复苏。
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率先促进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努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且中国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就从两方面使得中国对全球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
一旦中国经济复苏,2010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8%—9%,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会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第一火车头。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由于保持高增长,总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成为应对和处理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稳定器”。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间,中国在20国集团国家中不仅经济增长率最高,而且经济波动系数最低。在2009年只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
第三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理性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负责任地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稳定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华盛顿、伦敦、匹兹堡三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大国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较快复苏,同时理性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了全球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第四是带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年新增投资的14.6%用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进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1%和2.7%;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7.7%上升至2008年的8.9%,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政府正式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不管正在举行的哥本哈根高峰会议是否取得成功、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是否持续下去,中国都需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这些减排行动是“无悔的”、“自主的”、“独立的”,与美国、巴西、印度等排放大国的减排目标无关,也与哥本哈根会议是否达成协议无关。这是出于中国自身的利益、核心的利益、根本的利益,更出自于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胡鞍钢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