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5万亿贷款总量值得关注 结构更关键

2009-03-19 14: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肖燕

  “5万亿”,已是近年来最大的信贷规模;“以上”,又多少带有“不设上限”的意思。

    充足的信贷投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银行很谨慎,不大可能盲目扩张信贷。

    更应关注的是结构,必须把中小企业融资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信贷预期指标数字。“5万亿”,已是近年来最大的信贷规模;“以上”,又多少带有“不设上限”的意思,于是,一种关注随之而来:这样的信贷总量多不多?

    从理论上说,今年要实现8%的增长目标,广义货币M2增幅应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定为17%。有专家匡算,按此增幅,新增贷款要5.2万亿元左右。这样的算法对不对姑且存而不论,但充足的信贷投放显然有利于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再从实践看,前两月人民币贷款大幅猛增了2.69万亿元。这是信贷规模限制取消、4万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启动等外因与银行惯于“早投放、早受益”等内因碰头的结果,随着政府投资项目中优质项目被不断“瓜分”,加上各家银行开始适度控制信贷投放进度,信贷增长将逐步回落。但从全年看,仍有望在5万亿元以上。

    信贷较多投放有利于“保增长”,并且,由于国际经济低迷、国内产能过剩,短期内不会引发通胀卷土重来;由于我国银行业经过股份制改革后风险控制能力大大增强,因此也不会带来资产质量的下降。

    事实上,在前两月2.6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40%多是票据融资。与贷款相比,票据融资收益虽低,但风险小。票据融资备受青睐,说明银行实际上是很谨慎、很注意控制风险的,不大可能盲目扩张信贷。

    其实,“5万亿元以上”这一总量值得关注,更应关注的是结构。从前两月的情况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铁路、公路、机场等4万亿元政府投资项目,业内称之为“铁公鸡”项目,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并不多。以江苏为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5家大型银行在2009年信贷指导意见中都将政府背景项目、基础设施等领域作为投放重点;2月份,5家大型银行贷款大幅增长793亿元,仅次于1月份而处于历史高位,而小企业贷款余额却减少了37亿元。

    这种格局有情可原。这是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扩大内需的结果,同时,银行又是逐利的,质量较好、风险较低的政府投资项目自然是首选。至于中小企业贷款,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银行十分审慎;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不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也在萎缩,因此,中小企业贷款虽然也在较快增长,但仍没有政府投资项目贷款增长快。

    这种格局又理应完善。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GDP的60%、新增就业的75%,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不利于激发民间投资,也不利于扩大就业、提振居民消费。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把中小企业融资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政府、银行、企业并肩协力,让“5万亿元以上”更多地惠及广大中小企业。

    政府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大有可为。比如,可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这样一来,大客户由于议价能力较强,其贷款利率将随之下浮,贷款利息收入减少,促使银行调整资产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还可以加强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银行则应树立“保经济就是保银行,救企业就是救自己”的意识,与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不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机构;还不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

    中小企业自身也应“改变形象”。比如,要健全财务制度、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再如,要通过银行进行资金往来,而不是抱着现金到处跑,这样才能让银行了解自己的信用,从而更容易获得贷款。 (田俊荣)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