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前荷兰驻华大使闻岱博:"中国的开放程度令人吃惊"

时间:2008-09-11 15: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2005年,当闻岱博首次来到中国出任荷兰驻华大使时,他以为会看到一个与苏联类似的、人们不敢自由表达思想的国度。然而令他吃惊的是,中国社会非常开放,人们可以自由谈论各种话题,包括批评政府。
   
  “我没有想到中国这么开放、透明,许多事情都可以公开讨论,特别是当人们在餐馆里天马行空地神侃时。在中国,几乎没有秘密。”

    
  闻岱博今年2月结束两年半的任期回国,不久后受聘担任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近日,他在大学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话题从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开始。闻岱博对中国的组织工作十分赞赏,称这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他认为,奥运会使国际社会更清楚地看到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感到中国正在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闻岱博认为,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脱贫甚至致富,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说:“如果中国现在仍然与外部隔绝,为了喂饱众多的人口而不堪重负,那全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很可能比现在糟糕得多。”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以贸易立国的荷兰带来了商机。号称“欧洲门户”的鹿特丹港从大幅跃升的中欧贸易中获益;壳牌、飞利浦、联合利华等荷兰公司在中国积极开拓市场。中国商品让荷兰市场上消费品价格明显降低,多年来使荷兰民众获得实惠。
   
  尽管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起飞,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跟上发展的步伐。许多西方人对中国并不了解,甚至仍在以陈旧的冷战思维模式设想中国,造成了许多误解。
   
  “初次来到中国的荷兰人通常都会对中国的开放程度大感吃惊,觉得与书本和报道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究其根源,还是我们习惯了以冷战思维看待一切与'共产主义'有关的东西,秉持着冷战时期那种敌对心理。用这种方式来评判当今中国发生的一切,当然是大错特错。”

    
  闻岱博认为,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西方世界是否
   
  乐意,都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因而西方必须了解中国,与中国对话、合作,而不是隔绝。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外部需求,世界性的经济滑坡会对中国造成影响,但10年之后这一情况很可能会改变。届时随着中国人购买力的增强,巨大的内需将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中国经济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

    
  闻岱博说,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和经济崛起的另一个后果,是国人必须习惯接受各种眼光的挑剔和评判。有人会视中国为“威胁”,有人会对中国迅速上升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大惊小怪。“这是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已经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有交流就会有碰撞和矛盾。”(本网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黎)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