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检侦办顶新劣油案,30日侦结起诉魏应充等人,顶新制油前董事长魏应充被求处30年。(图片来源:台媒)
针对顶新集团黑心油案,彰化地检署昨日依违反食安法及诈欺罪嫌起诉前顶新制油董事长魏应充与高阶主管,具体求刑30年,同时没入犯罪所得4.4亿余元(新台币,下同);此外,该公司涉及多项逃漏税,漏开发票总额逾7.3亿元,一并提起公诉。
在人人喊打的气氛下,顶新集团终于向愤怒的民意屈服,宣布退出台北101的经营权;与此同时,顶新制油前董事长魏应充也遭彰化地检署起诉,具体求刑30年。至此,“灭顶行动”可谓达到了关键的进展。但台当局似乎不以此为足,“财政部长”张盛和更进一步要求魏家出清101持股,甚至有“退出台湾”之说;台湾《联合报》31日社论指出:有没有必要做到“赶尽杀绝”,似仍应依法治原则处理为宜。
顶新之所以会落至今天“灭顶”的局面,主要是漠视企业伦理及社会责任所致,可谓咎由自取。作为一个“鲑鱼返乡”的代表企业,顶新集团当年在台湾可谓头顶光环,处处受到礼遇。然而,它却未珍惜这分特殊荣耀,不断高调炫富,终而连自己口中所谓“食品是良心事业”的家训都践踏殆尽,将让人反胃的劣质油品带进台湾,并污染了整个市场。这次风暴,不仅食品业界一片哀鸿,全体民众几乎难逃其殃,台湾食品形象更遭受重创。顶新放弃101经营权,犹不足弥补它对台湾造成的伤害。
然而,在全力清算顶新这笔烂帐之际,我们也要提醒台当局,别忘了这波食安风暴的主题和焦点。顶新固然罪有应得,但在其间苟且钻营投机的上下游业者、地下工厂、乃至馊水回收业者何其多,该罚、该防的又何止顶新一家?因此,台当局的食品安全管理破洞要如何补漏,消费者的信心要如何挽回,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如何重建,民众“聪明消费”的防线要如何建构,恐怕是比“灭顶行动”更重要的事。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