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中的政党互动
自2005年以来,两岸政党互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岛内政党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政治系统的角度来看,两岸政党互动构成了岛内政党互动的外部环境,从多个方面影响到了岛内政党互动的基本样态。目前国民党与共产党已经实现了党对党的交流并成功构建起了交流平台,民进党则因为坚守“台独党纲”及“台独路线”的原因一直到现在还无法与大陆建立起党际交流,但是从个人层次来说,民进党政治人物与共产党之间的交流并不鲜见。整体来看,岛内政党与大陆交流的情况处于一种不对称的状态,国共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民进党。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两岸政党互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对抗型模式,二是对抗与合作兼有但偏向对抗型模式,三是对抗与合作兼有但偏向合作型模式,四是合作型模式。对抗型模式是两岸政党处理互动问题时以对抗为基本取向,两岸自1949年以来到1978年一直采取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激烈对抗以及完全意义上的敌对状态是两岸政党互动的全部内容。1979年两岸关系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两岸民间交流开始破冰,但是政党之间仍缺乏沟通与交流,政党互动并没有突破对抗性模式。2005年以来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党对党的交流,并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平台,两党交流的制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从目前来看,两党已经进入对抗与合作兼有但偏向合作的政党互动模式。同时,民进党与共产党之间个人层面的交流与沟通虽然存在,但是两党互动的程度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准上,大致属于对抗与合作兼有但偏向于对抗的政党互动类型。
两岸政党互动的模式是偏向于对抗型还是合作型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很大。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偏向于对抗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该党一直以来都是以对抗的方式取得政治利益,并实现了政治版图的扩大,这是自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沿袭下来的传统。所以对于民进党来说,一个没有敌人的政治环境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很难适应的,这种情况下民进党的政治动员往往找不到着力点。蔡英文出任民进党主席虽然一直强调要以“理性”的态度去改造民进党的选举以及行为文化,但是在能够利用暴力的场合她却决不犹豫,陈云林会长到台湾参访时蔡英文发动的暴力抗议就是一个例子。在对抗型的政党互动模式下,两岸交流也会发展,但是两岸关系却难以稳定。事实上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交流与合作并没有完全停滞下来,有些方面甚至取得较大发展,但两岸关系的动荡却也是有目共睹。相反,在合作型的政党互动模式下,虽然两岸也会有分歧,但是合作与交流却可以持续进行,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成为阻止两岸关系稳定和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决定性因素。
民进党目前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政治与经济分离,即经济上鼓吹与大陆展开交流,民进党执政的县市首长到大陆参访也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政治立场上却不愿松动。在民进党与大陆的互动中,“台独”意识形态的坚持与对两岸经济交流的支持并行不悖,但是显然两者是有先后顺序的,“台独”意识形态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现代政党政治中意识形态动员与经济议题的动员并行不悖并不鲜见,但是这两种动员的生存能力显然并不是相等的,往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意识形态动员会占据上风,而在意识形态动员到了极化的程度并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时,经济议题才会有生存的空间。民进党是比较典型的意识形态动员型政党,当年对抗国民党时期主打的议题是“民主化”和省籍族群认同,现在与共产党的互动中则利用“主体性”议题进行动员。民进党的这种基本动员模式曾经造成了台湾社会的撕裂,经济议题在2008年才会成为相对重要的议题占据选举动员的中心舞台。易言之,在民进党的动员谱系中,经济议题并在最主要的位置上,特别是在“台独”意识形态动员有效的情况下,经济议题被边缘化的可能性更大。
海峡两岸三个主要政党通过互动事实上形成了复杂的竞合关系,议题主导权成为这种竞合关系的核心。显然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展开与共产党互动时均着眼于其内部需求。国民党采取的是一种“去政治化”的两岸交流与合作政策,最起码不想让两岸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济事务,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国民党力图建构出稳定两岸和促进台湾经济繁荣的民意支持基础。民进党则采取与国民党不同的路径展开两岸政党互动,从其基本的政治诉求来看,将两岸维持在低度紧张的状态对其政治动员是最为有利的,两岸关系的“去政治化”是民进党尤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毫无疑问,国共两党展开的交流与合作使民进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已经丧失了议题主导权,两岸互动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也益发明显。此种情形已经对民进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并使国民党在岛内政党互动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所以在2014年民进党不惜以“太阳花学运”这样激烈的街头运动来阻遏两岸关系快速发展的势头,就是要抢回两岸关系中的一部分议题主导权。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