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被认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坐标,24小时书店的出现,更成为一个城市夜间最亮最温暖的存在。
24小时书店,从文化影响上看,打开店门,欢迎各方读书人,不以身份和工作定高低,进门来便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这本身就是人文关怀和消除歧视的表现,更是一种变相的社会贡献和文化传承;从社会意义上看,引领了一种热爱阅读的现代生活潮流,创建了一种新型文化休闲的“夜生活”方式,更为依然坚守阅读的人们提供了一丝温暖的心灵慰藉。从经营方式上看,是新颖、灵活、便利的公共读书方式和综合文化平台的充分体现,更是现代书店转型升级的市场范本。
这样一种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文化现象,在无情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频频因为高成本的维护费用,近乎空白的夜间销售,选址问题和艰难的衍生服务销售等问题陷入困境,我们不禁思考,这种值得推崇的文化存在,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站稳脚跟?
24小时书店的蓬勃发展,首先,政府的坚定支持,通过让实体书店发展真正纳入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适度的扶持和补贴,更是24小时书店的生存和发展的一阵春风;其次,不断丰富图书品类和涉及范围,通过更精准的读者定位和更齐全的图书品类吸引读者;再次,通过邀请作家、出版商举办各类文化读书活动,读者沙龙和文化讲座,提高书店知名度和社会参与度,打造自身鲜明文化特色;最后,衍生服务的适度发展,提供人们读书期间所需的饮品、茶具、花卉、书类衍生纪念品等各种产品和服务,创造书店盈利形式的多样化。
24小时书店是实体书店改革的勇敢尝试,更是中国人重拾读书情怀的精彩出击,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让读书文化永不打烊。(中国台湾网网友:刘放)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