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书店做优做强。要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
实体书店是城市文化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然而近年来,众多的实体书店却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危机,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多时候笔者想带着孩子到书店去逛逛,却发现在生活的城市里竟然难觅实体书店的影踪,很多以前经常去的书店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分析众多实体书店难以维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全民阅读”,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深刻指出,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竟然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目前看,全民阅读的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浓厚。二是数字化阅读对传统纸质书籍的冲击。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通过电子终端阅读书籍,纸质阅读呈现出逐渐边缘化的趋势。三是城市房租、用工成本的野蛮生长。对于利润空间较低的实体书店,过高的房租、工资开销实在是难以承受的。四是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各种无聊的综艺节目、低俗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读书和思考的兴趣,取而代之的是用无聊对抗无聊,用空虚对抗空虚。这种文化精神日益枯萎的现象,或许是实体书店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
众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可见国家对实体书店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实体书店“输血”治疗的实际举措,但能否恢复实体书店的“造血”功能,国家还要在国家文化精神构建、国民素质培育、全民阅读配套政策支持、图书出版行业规范、书籍作者正当权益保护等方面做更多工作,在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的同时,做好“外围”服务,为实体书店健康发展扫清道路,这才是“治本”之策。另外,国家也可以借鉴美国、德国的一些做法,比如规定在新书出来之后,实体书店先销售三个月到半年,网络书店才可以销售。
对于实体书店来说,虽然暂时得到了“输血”治疗,但能否抓住政策扶持这一“救命稻草”,最关键的还得靠自身“造血”,树立创新发展的改革思维,跨界融合、多元发展,努力在现代人阅读和消费习惯之间找到结合点,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浴火重生。比如近期媒体报道的广东中山博雅书店从以图书为核心,延伸至文房、美术、紫砂、翡翠、培训等多元业务,通过店、社联办,打造作者签售、小型演出、书友会等多元文化综合体,让实体书店焕发了新生;重庆南山植物园书店倡导自由、宽松的阅读理念,成为网友眼中的“最美书店”、“养心圣地”。这些做法都是值得众多实体书店学习借鉴的。
优秀的实体书店,往往包含着一个地方的记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人文底蕴。面对社会大众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实体书店绝对不是被淘汰的对象,而应该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当好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人类智慧的扩散者和人类知识的供应者角色,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把自己做大做强,守护好人民大众的“精神家园”。(中国台湾网网友:陬人)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