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书店”向“有偿”转身其实并不华丽

时间:2015-07-29 15: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一周前,中国书店雁翅楼店正式对外营业。作为北京市属第一家国有24小时书店,书店开张后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但开业仅一周,中国书店北京雁翅楼店就将原先的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阅读区,此举引来部分读者不满。书店解释称,因无关人员占据读书区域,影响读者阅读,此举完全是为了保障阅读区良好的阅读环境。(7月28日京华时报)

  开张之初,凭借主打的“免费读书区”这张王牌,中国书店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也谋杀了媒体记者不少菲林。然而仅仅开放短短一周的时间,书店方面就单方面冻结了这份“免费午餐”,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读书区”。对于书店从“免费”向“消费”向“有偿”转身,公众颇有微词,在笔者看来,此次转身也一点都不华丽,既不讨喜,更不招人待见。

  数字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公众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转变,渐渐地步入了“微阅读时代”。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公众不仅能通过打打电话、发发短信来沟通畅聊、办事应急,还能上上网、刷刷微博来打发时间、寥慰孤独,更能见缝插针地在上班路上或回家途中碎片化地阅读时事新闻、网络文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然成为了都市人便利生活与对付“缝隙时间”的随身伴侣和必备法宝,网络文学也逐渐占据了公众日常阅读的主导。可以说,网路文学的兴起给传统书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实体书店的式微与没落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在快餐文化的都市生活中留下那份久违而难得的“书香”,在拯救传统书店的道路上,不少地方推出了“咖啡书店”“面馆书店”“水吧书店”等等营销新模式,暂且不论取得的实效如何,但至少让公众看到了有关方面的努力与决心,此番中国书店“免费阅读区”的打造也不例外。作为第一家国有24小时书店,有关方面极尽可能地给予了中国书店帮助与照顾,甚至实行了“免收房租”的政策。从开张之初的人气来说,“免费阅读区”看似为传统书店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但好景不长,传统书店注定劫数难逃,书店一方简单粗暴地取缔“免费阅读区”而代以“消费阅读区”,无异于饮鸩止渴,非但不利于传统书店的拯救与保护,也难逃商家逐利的金钱魅影。

  按照有关人员的解释,只有购买店内饮料或书籍,读者方可在该区域阅读,此举完全是为保障阅读环境,整饬无关人员占座休息的乱象。但是消费了就能保障阅读环境?恐怕并不尽然,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免费阅读区”,虽然只提供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等简易设施,但对公众来说,意义却绝不仅限于此,反而能让其体会到店家满满的关爱与善意,给人暖心之感。“免费阅读区”“免租政策”就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阅读之所,一处心灵休憩之地。休息不是罪过,即便少数人什么书也不看,到免费阅读区只是纯粹地休息,也无关大碍,多多少少感受些知识的熏陶与氛围也不见得是坏事。

  说到底,“免费书店”向“有偿”转身,在本质上与“最低消费”“禁带酒水”等霸王条款没有多大差别。即便当事书店将这份“免费午餐”推行到底,对资深宅男宅女们来说,也未必会买单,也不见得有兴趣走出家门走进书店来享用这份社会馈赠的免费午餐。乐观地看,“免费阅读区”可以说是“咖啡书店”“面馆书店”“水吧书店”等新型经营模式的一次拓展与延伸,如果店家非要逐金逐利任性取缔“免费阅读区”,传统书店又谈何崛起?又拿什么来与网络书店抗衡?(中国台湾网网友:杨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