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网上热传的这些“假课文”到底假不假?会不会误人子弟?一时引发网友的激烈争论。
《爱迪生救母亲》当时有没有阑尾炎手术?《地震中的父子》当时学校有没有学生?教材中选用的课文是不是作者原著?等等,这些争议中有疑问,也有担忧,那么,我的孩子是不是遇到了“假课文”?
其实,就语文课本而言,最重要的,是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和触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教材里的一些童话故事,谁都知道是假的,但并不能因为这是“假的”而否定它对现实的启发意义;还有选入语文教材的一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由生活的感悟而创作,“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四大名著有被节选入教材的,却并非都是“真的”,但是不可否认,它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当然,一些客观的历史素材、生活和科学常识绝不能随意改动。
专家说,语文不是历史,教材也不是“美文”的汇编,课文的改动是为教学的需要。实事求是的说,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如果是无心的失误,不妨大大方方承认,学校教育也不必遮遮掩掩,正好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如果是因为“教学需要”的修改,出现明显的逻辑或时间错误,当然不应该;如果是刻意的修改导致的“与原文不否”,自然是出于更好的教学意义,也不必过于强调原创性,但至少应该注明“有删减”之类的字样。
语文课文的编校也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作为编校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甚至消灭这种错误,人们关注语文教材课文,善意的批评和“挑刺”也有助于语文教材的改进。但不应该是一味的指责,甚至吹毛求疵,歪解和调侃语文课文。回想一下,我们好像真的读了许多“假课文”,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形成正确的认知,道理很简单,我们的教学,都是引导学生汲取课文的“营养成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糠”的过程。
笔者以为,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假课文”,既然已经是既定事实,作为编校方和出版方,需拿出“真”态度,虚心接受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和学校,如果能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从“假课文”看到真道理,让“反面教材”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其意义远大于争论本身。(中国台湾网网友:黄浪)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