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为何屡与民意相悖

时间:2013-02-27 1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25日,肯德基召开关于六和速成鸡的新闻发布会,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现场为白羽鸡“正名”,明确指出“速成鸡”事件中的鸡是无罪的,问题根源在于个别养殖户的违规用药。(新京报 2月26日)

  速生鸡无罪,错在个别农户用药违规说法一出,即遭致众多网民的强烈抵制,有人认为把责任推给农户,是避重就轻,推脱责任。当某个社会热点引发争议,而最具公信力的政府、专家出面解释与民众期许相悖时,怀疑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心理共识。无数事实最终证明,民众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中国似乎到了一个什么都不信的年代。

  政府说法、专家言论从金科玉律沦落到烂大街的境地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对民众信任的辜负。官员说法百姓不信,表哥杨达才特地在微博上澄清只有5块表,且都是合法收入购买,雷政富面对不雅视频,也说不要信都是假的;协会说法百姓不信,郭美美事件曝出红十字会丑闻,红十字会回应,未设商业总经理位置,更无郭美美其人;专家说法百姓也不信,毒胶囊被曝光后,卫生部专家孙忠实说,一天吃6个毒胶囊没什么害处,经济学家郑功成预测中国10年内消灭贫富差距,结果差距却越来越大。

  一旦失去了严谨和公正,政府、专家就丧失了维护自身公信力的基础。很多时候在应对公共事件,面对民众质疑时,不少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往往不是开诚布公讲明原委,而是到处灭火企图掩盖真相,结果反而欲盖弥彰。低估民众的智力,加上信口开河,甚至有违最基本常识的说法,只能把自己的公信力砸了。于是,民众对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久而久之,导致不少人宁愿去相信网络上的流言蜚语。

  恶意透支民众信任的后果就是如今极少能听到权威声音。如今中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博眼球、赚大钱的浮躁心态裹挟着几乎所有的社会人,官员、专家也不例外。一些官员不再为人民服务,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一些专家不再坚守道德良心,转身充当某些利益群体的代言人。站的立场都偏差了,遑论能够代表广大民众,得出公正的结论呢?

  政府、专家想挽回受损的名声,重塑公信力,必须从自身做起。信息更透明一些,民众有了更多的知情权、监督权,才能够相信政府确实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提高失信成本,对于那些玩忽职守、失信于民的官员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立场更公正一些,专家坚守住职业操守,才能有敢说话、说真话的底气。

  说是速生鸡无罪,总该有出面负责的组织机构,把板子全打在农户身上显然并不合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拿出更具权威性的说法,打消民众心头的疑云。 (中国台湾网网友 毛旭松)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