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公众应在“理性之桥”上行走

时间:2011-07-22 16:13   来源:中国台湾网

  百度、谷歌了一下“专家”,发现“揶揄、批驳、质疑、痛斥”专家的词条数目惊人,诸如:专家成“砖家”;“砖家”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人不解的是,曾令人“敬仰不已”的专家,为啥一下子从圣坛跌下,现今却成为公众“拍砖”和口诛笔伐的对象?

  俗语云“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从“不买房就是不爱国”到“工资其实一直都在涨”,从“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到“廉租房不应有厕所”……专家为啥成“砖家”?笔者以为,个中缘由不外有三。

  一来,部分专家们自己不爱惜“羽毛”。还是拿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来说事。针对“问题奶粉”、“大米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百姓真真“怒火中烧”;公众手中的大棒猛打“食品添加剂”这一“罪魁祸首”与“惯犯”。

  然而,部分专家却出来为添加剂“平反”,说什么“添加剂适度添加无损健康”,并呼吁百姓不要对“添加剂”过于“敏感”。然,公众此类专家的“释疑解惑”并不“买账”。有公众就质疑“如果添加剂适度添加无损健康”,那为啥“毒豆芽”、“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火腿”等一系列事件都出自“添加剂”这一“罪魁祸首”呢?

  二来,部分媒体以自己的需要来“肢解”专家的言语。大众媒体在公共事务、食物生产、医疗保健、财务管理、风险投资等领域的报道中,出于“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与权威性”考虑,往往却将需要解释的东西“抛给专家来评判”。

  然,媒体出于新闻篇幅或时长的考虑,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肢解”专家的言语,有时甚至会曲解专家的原意。这多少会影响公众对专家的评判与认知。

  三来,专家队伍里难免“滥竽充数”和“鱼龙混珠”者。众所周知,养生领域的“专家们”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有“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的“绿豆包治百病”和《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近有“养生教母”马悦凌的“生吃泥鳅能治病”与《不生病的智慧》。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24种“不合格并要求销毁”的养生保健类图书中,《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不生病的智慧》均赫然在册。据媒体披露,有“养生教母”之称的马悦凌,曾经是江苏省某医院护士,并无行医资格;此前的张悟本更是从“中国食疗第一人”、“中医世家”、“媒体红人”到人人喊打的“骗子”和“伪专家”。

  总而言之,专家们因有以上“三宗罪”,外加“频爆的雷语雷行”;这一切使公众对专家的信任降至“冰点”。21日,《人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关注专家成“砖家”现象,并探讨如何重建专家的公信力。

  笔者以为,重建专家的公信力应从以下两方面发力。一则,“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们应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来回应社会的期许与鞭策。二则,社会公众对专家也应抱持“宽容”、“理解”之心。人无完人,毕竟专家也“术业有专攻”,媒体和公众不应苛求专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贝克在《风险社会》如是说,专家代表着科学理性,民众代表着社会理性。没有社会理性的科学理性是空洞的;但没有科学理性的社会理性是盲目的。一方面,对于科学的关怀,事实上依赖于社会的判断,公众的批评和焦虑主要来自于专家和反专家的辩论。另一方面,没有专家的科学论证和对科学论证的批判,社会理性仍旧是乏味的;离了专家,公众甚至无法感受到他们“批评和担忧的不可见的对象和事件”。(中国台湾网网友 储鹏飞)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