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时间:2012-06-28 14: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2011年起,一句响彻全国的口号成为各地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共识。山西、河北、广东、湖北、新疆、甘肃等众多省份相继掀起新一轮的干部“上山下乡”运动。(6月19日《中国经济周刊》)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上山下乡”,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概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97年以来,党员干部和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上山下乡”能磨练人吃苦的意志,能增强人的平民意识……现如今,当人们告别饥肠辘辘的日子,“上山下乡”还有必要吗?是不是一些人所说的“作秀”?

  对于今天的领导干部而言,“上山下乡”确有必要。随着中国的老龄化,担当重任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多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极少经历过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风风雨雨,鲜有在农村基层吃苦磨炼的经历,对最底层的老百姓缺乏感同身受。中学毕业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党政机关,端的是众人羡慕的“金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泡在文山会海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无疑是“温室里的花朵”,很容易听不到老百姓的疾呼,体悟不到基层民众的艰辛……容易在拍板决策时,主观臆断,脱离群众,好心办错事。而“上山下乡”有助于避免这些弊病,转变工作作风,看到实情,听到真话,“上山下乡”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法宝,过去是,现在还是。需要进一步看到的是,中国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民还没有富起来,成为中国奔小康的拖累。农村应当成为领导干部的经常去处。

  “上山下乡”也容易,难的是要有真情,不摆架子、不走过场、不给百姓增加负担。做不到这些,就是“作秀”,这种“上山下乡”毫无意义。 “上山下乡”不仅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建立起鱼水深情。更重要的是,要帮助群众解决办实事,解决困难。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是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的“第431个村民”。他干农活、睡土炕、吃土菜、聊家常、出主意……他关心“自己村”的长远发展,每次来都会就农民致富的问题和村民们来一次大讨论。山西省6000多名主要干部,一人包一个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左右的村子,一包到底,标准就是收入翻番,不翻番任务就没完成,这要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不脱贫不脱钩”的模式很值得推广。要通过“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撤离”这类模式,切实解决贫困村房、水、路、电、讯等群众生活中的难点问题,落实好产业扶贫的规划,为百姓找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致富门路,这也是缩小收入差距,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一条路径。(中国台湾网网友:于文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