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谣不能成为儿童的思维惯性

时间:2012-06-04 10: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在马路边,捡到十元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我生气地说,叔叔不要脸。”经典儿歌《一分钱》被学生篡改的面目全非;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经典的《上学歌》被改的具有教唆与暴力倾向;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把励志歌曲《真心英雄》异化;“上学苦、上学累,不如加入黑社会。好吃好喝好滋味,晚上还有美眉睡。”这样的童谣已发展为充满厌世颓废色情的“顺口溜”贻害无穷,势必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民族的未来。

  现在的小学校园或者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太聪明了什么事情都一学就会,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一些灰色的童谣,在这些小朋友的口中往往是脱口而出。不管是对唐诗的删改,对健康童谣的异化,还是对现代“灰色童谣”的颂读,笔者认为对心理和生理都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大多数认为是好玩,如果会两首“灰色童谣”甚或是叫“另类童谣”,感觉在同学面前是一种“时尚”,说出来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过瘾,但对于家长来说,不能津津乐道,不能以自己的孩子会几首灰色童谣而当面对朋友、邻居夸赞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聪明,这样往往加剧孩子学习掌握吟诵“灰色童谣”的热情,不良的童谣会对孩子反面教育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易使孩子逐步走向不健康的成长轨道。

  “灰色童谣”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灰色童谣”中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是当前社会现实提供素材的结果,但孩子们缺乏适合这个年龄层次吟唱的健康童谣也是一个大的关键因素。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再加之孩子们学习压力过大,家长疏于输导与防范也使这些“另类童谣”占领了市场,孩子往往是用“另类童谣”调节心理上的失落和愤懑。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在成人两性之间爱的直白和众多影视作品众多暧昧镜头的频频出现,以及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文化影响等等诸多因素,而致使许多“另类童谣”有了较大市场。作为孩子的家长既然不能在宏观上控制,就应该在具体的作为个体的孩子身上努力,使“灰色童谣”远离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对孩子在向家长讲这样的童谣时,作为家长的就应该坚决批评教育和制止,并注意加强对孩子内心问题的关注。

  然而有的孩子家长则对孩子说灰色童谣时津津乐道,并在别人面前夸赞,这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这样就会毁了孩子,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儿童的思维惯性,害莫大焉。当孩子在说“灰色童谣”时,不能向朋友或是客人加以炫耀,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而对孩子的行为津津乐道,说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聪明,大人会的小孩子全会,大人不会的小孩子也会等等,如果这样,在孩子心里认为:他说这样的东西既然家长赞同、认可,他也不会再有所顾忌,而这种情形的出现反而助长了孩子在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收集更多类似的东西,从而也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国台湾网网友:欧阳兆堂)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