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兰拾荒助学贵在将慈善与环保相结合

时间:2012-05-30 14: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在路灯照射下的合肥街头,她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城市拾荒者;在安徽省人大机关,她是一名退休的机关工会主席;在安徽绩溪县的乡村学校里,她是孩子们敬仰的奶奶……64岁的张景兰希望能轻松地在这多重角色之间自由变换,不为别的,只为能够顺利地延续她可能永远也做不完的一件事——为贫困的乡村孩子捐资助学。(5月28日《工人日报》)

  张景兰是安徽省一名退休的机关工会主席,每天晚上都会拉着一个简易的手推车外出捡垃圾。之所以选择晚间外出捡垃圾,是因为张景兰既担心被别人认出来,又考虑到此时环卫工人已经下班,“捡废品更容易”。她如此“偷偷摸摸”地捡垃圾,只是为了多攒点钱,以便更好地捐资助学。

  原来,张景兰在退休前曾到绩溪县出差,听说绩溪人一辈子只干三件大事:给娃念书,给活人盖房,给死人修墓。但“给娃念书”只让男娃念、不让女娃念的现状刺痛了张景兰。于是她决定捐资助学,让绩溪的贫困女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退休以后,她为了不因收入减少而中断捐资助学,便外出捡垃圾卖。据悉,去年张景兰卖废品共积累了2000多元。今年,她也已经积累了300多元。“靠捡废品,起码一年能多资助几个孩子,又不费什么事,干吗不去做呢?”张景兰如是说。

  捐资助学的新闻常有,但像张景兰这样靠拾荒助学,还不多见。她这么做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益性。将捡来的垃圾变卖成钱,用于救助贫困女孩子上学,资助了慈善事业,也推广了公益活动;二是环保性。生活中,塑料瓶、废纸等垃圾到处皆是,很容易造成污染。张景兰拾荒助学,不等于减少乱扔废纸所造成的污染吗?

  如果不是张景兰多年来拾荒助学的实绩摆在这里,还真想象不到街头垃圾能有那么大的价值和作用。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生活条件差,连学习用的东西都稀罕得很,常常是笔、本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像现在孩子这样,书包、文具盒、图画笔等一应俱全的。于是,老师便号召我们到处捡废纸,然后集中在一起,拿到街上卖,顺便买些铅笔、本子回来,分发给大家。为了捡废纸,好多同学正常提个蓝子上学,一路走一路捡,有时甚至将大便纸都捡了。一张纸虽微不足道,但在那时,几十张纸凑在一起,就有可能换支铅笔。所以当好长时间下来,老师将同学们捡拾的废纸换笔、本子发给大家,每个人就像得到了重奖一样,带回家向父母炫耀,父母也高兴、欣慰。

  如今不同了,国家经济如此发达,百姓生活那么富裕,人们再也不需要靠变卖垃圾解决某些小问题了。但没想到的是,将被人忽视的垃圾收集起来,竟然可以解决更大的问题——张景兰靠拾荒助学,既慈善又环保,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中国台湾网网友:伦立飞)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