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春是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诉记者从四年级开始就这样了,班里有近40名学生,用拉杆书包的占了大约1/3。心理学者称一名学生就算考了98分也还是厌学。因为不是第一名。学习带来的挫败感使得孩子没有自信了。(11月14日人民日报)
“减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是一个古老且老生常谈的话题。记得很多年前,笔者还在上中学时候,听新闻上教育部就成天嚷嚷着“减负”,于是整天盼着老师说出“我们要减负,今天没作业了!”但一直盼到毕业,老师依然没事一般,动辄还反问那么一句“你们想不想上大学了?”如今,眼看着小学生的书包演变成了带拉杆的“行李箱”,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更得关注“减负”。只是纳闷,教育部门多年来所提倡的“减负”,越减负担越重,究竟取得过何等阶段性成效?难道除了媒体隔三差五曝光一下,群众的问责无关痛痒,抑或教育部门无需担责?
近年来,我国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一系列“问责风暴”,也促进了官员问责制不断由中央层面辐射到地方层面。问责机制首先规范了领导责任,增强了责任意识,但其内驱力还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教育部门的口号很响亮“办社会和群众满意的教育”,但社会和群众的满意在哪却不得而知。
“象牙塔”早已不再,学校也不是单纯的“净土”,但教育部门不该是“问责机制”的禁区。“教改试验”的对象可都是祖国的未来,拿着孩子们试验来试验去,结果到头来发现还比不上原来,教育部门却丝毫不必担心什么责任,一句“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就完事了——教改自当继续,但是无数青少年的童年和青春哪里找回!教育部门的责任从何体现?
泰戈尔说过,“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宝,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孩子只是乞求我们的爱,我们却当他们是真正的乞丐,不是吗——总认为孩子什么都缺,怕他们“吃不饱”——于是书包越来越重,却还要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快快跑,别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人输在起跑线上,有句广告语说得好“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开始跑在前面的,大多在冲刺重点的时候会消失。而我们却坚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靠“犯规”抢跑取得的领先注定无法长久,而终点的失败谁能埋单,只有孩子们自己品尝苦果。
一方面要求“减负”,却给老师加压;一方面推行教育改革,却丝毫不变应试教育体制。教育便在这种“隔靴搔痒”中不断“前进”,学生的书包变成了带拉杆的行李箱,不知教育官员在宣扬教改成果时的底气从哪里来。“减负”减成这个样子,教育部门和官员照样可以得过且过,那么,谁来问责,谁又能担责呢?(中国台湾网网友:薛红伟)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