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苏女士的女儿读一年级,她说孩子看书、写字挺认真,就是反应有些慢,成绩一般。上周五,他女儿回家就戴着绿领巾,她觉得特别奇怪,女儿说这是老师发给她的,班里戴绿领巾的同学将近一半。(10月18日《西部网》)
红领巾所代表的意义,就在那一抹红色上,因为,它不仅代表着红旗的一角,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缅怀,更承载着一种生命和希望的延续。在某种程度上,当小学生带上红领巾时,那抹红色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这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而且也蕴含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热情。但是,当教育之风满口理由的吹绿“红领巾”后,意味着什么?
“红领巾”变“绿领巾”,首先丢弃的是国人的一种“血性”。曾经,当外强入侵时,面对敌人冰冷的刺刀,无数革命先烈经过“抛头颅洒热血”后,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用一种颜色来表现先烈们的精神,那就是红色,它不仅象征着热血和激情,也象征着不甘屈辱、敢于将列强驱逐出境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意志。先烈们为了让这种“血性”和精神传承下去,就将其染在了红旗上,染在了红领巾上,通称“红色精神”。如果将“红领巾”变成“绿领巾”,那么不仅是一种忘祖的表现,也意味着丢弃了国人的一种“血性”。
“红领巾”变“绿领巾”,是学校等级思想的再现。从这个学校来看,红变绿,意味着好变坏,优秀变差劲,一下子将小学生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与其说将小学生划分成了三六九等,还不如说在老师的心目中,出现了一个界面分明的等级王国。在这个等级王国中,好学生就是“小王子”,他们会得到各种荣誉,享受各种特权;差生就是一介布衣,得不到老师的“宠幸”,与各种荣誉和特权遥遥不可及,而老师成了掌管这些学生命运的“皇帝”,一个等级森严的“小国度”就这样形成了。
“红领巾”变“绿领巾”,是对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给一半学生戴上“绿领巾”的直接后果是,把他们一竿子打入了“差生”的行列,在老师和好学生的有色眼镜下,让他们感到自卑和一无是处;在家长的责骂下,会让他们感到羞辱和内疚。就这样,“绿领巾”就像一座枷锁一样,死死地套在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上,扭曲了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在阴影中成长,或许,这样就间接的毁掉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中国台湾网网友:魏奇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