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活跃度下降启示:内容永远为王

时间:2013-07-11 08:58   来源:中国网

微博女王姚晨(资料图)

  来自虎嗅网的资讯表明:在2012年中期到达顶峰后,新浪微博活跃度出现快速下滑。截至到现在,已经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距高峰时期持续下滑超过30%。

  在面对“最近半年以来,上微博的次数与动力越来越少,而更多的刷信息时间留给了微信的朋友圈?”这样的追问时,相信很多人都暗暗中枪。这样的数据和诘问是不是又暗示着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又一次大规模迁徙即将到来?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曾经认为,电子时代的来临将使人重新“部落化”,不同圈层的人在互联网上遥首致意,社交场所从一个实体空间搬到了虚拟空间。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凸显了传播个体的主体性,强调个体的信息需求,提供信息定制服务,这些都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爱好兴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群体,这些分散于世界各地却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需求的人群,因网络而组成了一个个的“网络社群”。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通过网络找寻“同类”,整合“网络社群”,对用户需求的不断迎合渐渐促成了信息的“碎片化”。从BBS论坛,到博客,再到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SNS,微博就在这样的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传播媒介不断迁徙的背景下应时而生,并且迅速占据主流位置。可以说,微博取代了博客,博客取代了论坛,在互联网一轮一轮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众多的传播媒介成为了被大浪淘掉的沙。《新周刊》主笔胡赳赳对于不断“碎片化”的传播形态总结出一条规律:当互联网碎无可碎时,又会回到一个新的整体,重新整合,从而形成一轮新的循环。这也是万事万物的规律——物极必反。而谁会取代微博,成为下一轮互联网的驱动力呢?微信是不是下一个互联网的主角呢?

  如果真如虎嗅网的统计所言,那就真的印证了这句话:人们对新事物的迷恋不会超过两年。开心网成为典型炮灰,人人网更名改姓也无力回天,MSN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环球博客关闭,社区论坛贴吧从主流变成了偏门别类……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越来越碎片的媒介迎合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打散了思考的氛围。人们常常在这样也行、那样也好中虚度光阴。

  与新媒体领域的“速朽”相对的是,虽然“纸媒已死”的声音不绝于耳,却显然站不住脚。对于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纸媒评论往往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与微博的“浅”对比,挖掘新闻背后真相的深度调查也一如既往地多出自传统媒体之手。一些优质的杂志在不断面世,如《人物》、《壹读》、《新知》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传统媒体的希望。

  其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的推广营销来把优质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把新媒体当做一种传播手段,这样的意识反倒打开了传统媒体的受众面窄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碎无可碎,重新整合”。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靠过硬的内容。电视不会消亡、广播不会消亡、杂志不会消亡、新媒体不会消亡,这都是因为顺应时代的好内容不会消亡。(林璘)

编辑:顾文婧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