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好的博物馆,必定是面向公众开放、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场所。这是近现代以来人类对博物馆的一个普遍共识。
这几天,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建馆一百周年。这座由蔡元培先生倡议、鲁迅先生选址的博物馆,自身就有着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从建馆初期的捉襟见肘、抗战西迁时期的颠沛流离,到1949年以后的分分合合乃至于闭馆谢客,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这背后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运。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保护神,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精神重镇。国家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珍藏,记录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社会发展,担负着让民众了解过去、启发思考的重要使命。如何彰显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具有价值的文化服务,是摆在新国博面前的重大命题。
一座好的博物馆,必定是面向公众开放、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场所。这是近现代以来人类对博物馆的一个普遍共识。例如著名的法国卢浮宫,自法国大革命以后就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博物馆。在19世纪30年代,一个青年时常光顾卢浮宫,流连于艺术大师的绘画前。多年以后,这位青年成为一名著名画家,作品被收入卢浮宫珍藏并公开陈列。这名青年名叫马奈。没有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卢浮宫,人们很难想象,马奈的命运会怎样。
博物馆可能不知道对具体一个人的影响在哪里,但只要向公众打开知识的大门,就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对博物馆来说,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在这方面,博物馆要做的就是,让展品“活”起来、“动”起来,让历史“走出去”,把文化“请进来”。
展品锁在仓库里,只能成为一堆死物,难以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功能。展品不“动”起来、走出去,就不能扩大其影响面,让更多人一睹真容,启迪思想。除了展示馆藏,博物馆还应加强文化交流,经常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请来展览,让国内公众见识与领略人类文物遗产的魅力。
百年纪念活动期间,国博举办了一场“意大利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这就是博物馆把文化“请进来”的一个好办法。但人们看到,央视对此进行报道时,竟然给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阿波罗》打上马赛克。虽然这并非国博所为,从中却也反映了有些人对待艺术的狭隘心理。这种拒绝开放的心态,实乃正常文化交流的敌人。特别是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更应警惕这种错误思维,否则很难真正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教育功能。
历经百年沧桑,新国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国家博物馆珍藏着历史,抬头却面对着未来。国家博物馆继承着人文传统,肩上却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公共教育责任。只要坚持面对未来、走近公众、迈向公共性,新国博必定能够在开放与分享中创造新的辉煌。(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