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地方“文化名片”都反映着发展思路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这正是文化融合能力生长的原点。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以改革创新的文化实践为支点,才能引发观念更新,促进有序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文化品质。
精灵般的食物、灶台上的笑脸、普通人的劳作、充满温情的味道,最近,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讲述了“泥土里”的中国饮食文化,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许多外国人看后感叹:“我们太需要看到这样的中国。”
如果说中国民间厨房里端出的莲藕排骨汤、剁椒鱼头等一系列美食,有效地刺激了世界的文化味蕾,那么对中国而言,在“世界是平的,文化是流动的”今天,我们的这片土地,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接受世界目光的审视,又以怎样的状态去应对从苹果手机到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碰撞,让世界同样看到一个“太需要看到的中国”?
能否获得破解这些问题的密码,常常取决于各级干部“文化融合能力”的增强,而这恰恰构成了文化发展“世界观”至为关键的一环。文化的交流过程,既有合作,也有竞技;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这就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妄自尊大;需要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坚守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不妄自菲薄、盲目崇外;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文化实践为支点,引发观念更新,促进有序发展,推动文化品牌的成长,不断提升发展的文化品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发展与融合能力作为一面澄明之镜,既映照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壮丽的“中国画卷”、上海黄浦江畔凝聚城市智慧的世博园区、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转变,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文化缺失背后的困惑与问题。
城市社区命名“欧化”倾向,轰隆隆的推土机铲断了本该延续的文脉,“消灭”报亭的城市被批评“做了最没有文化的事情”,类似这些治理行为上的偏差,深刻地暴露了一些地方对现代化认识的误区:误以为名字越洋气越时尚、建筑越高大越现代、市容越整齐划一越文明,殊不知,发展的真谛在于以人为本,价值在于人的幸福。
由此人们不难理解,江苏昆山为什么因为善待外来人口而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杭州图书馆为什么因为向乞丐和拾荒者敞开大门而被中外游客赞为“阅读天堂”。无论有形无形,每一张地方“文化名片”都反映着发展思路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而这正是文化融合能力生长的原点。
如同中国的美食,与法国奶酪、日本寿司、墨西哥卷饼、阿根廷牛排等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舌尖上的地球”,文化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化,对我们的“技艺”和“胃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持续提升包括融合能力在内的文化执政能力,才能在世界场域中擦亮“中国名片”,在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中更加接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