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节日,大都与吃有关:元宵节有元宵,中秋节有月饼,春节有饺子……这个周六的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则是粽子。
这倒不怪我们的祖先们贪吃,而是,任何一个节日都必然有一个载体,对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吃,自然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
不过,吃虽然必不可少,却并非节日内容的全部——元宵节要赏灯,中秋节要赏月,春节有对联、爆竹和守岁,端午节则是纪念屈原。
据说,当年屈夫子投江自尽后,人们划船遍寻不见,不得已,才以粽叶裹米投入江中,希望鱼儿们在米足饭饱之后,放过屈夫子的尸体。数千年后,每逢端午,粽子是要吃的,但已不投江;龙舟在一些地方也是要划的,但已不投粽。甚至,在多数地方,龙舟也可以省略,只有粽子必不可少。
文化的载体成为主角,作为主角的文化却隐身其后,这绝非文化之福。在这个实用主义或明或暗受到推崇的社会,还有一个节日专门纪念一位理想主义的诗人,确实是个奇迹。
如今,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端午、清明等也已被列入法定假日,但是,毕竟这只是一个开始,毕竟它们曾经被混同于普通的日子太长的时间。当一个节日徒具符号的意义,当快节奏的生活催促人们为生计而奔波的时候,节日必然被简化为只保留最简单的内容,于是,“吃”便成了它们最重要的载体。
如今,人们终于可以在这一天放下工作静心享受一天的假期了,可是,惯性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文化的传承又是如此的脆弱,所以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拾“吃”以外的文化的东西——那是节日的魂,也是文化的魂,更是我们民族的魂。
魂兮归来。
屈原投江,其所经历的理想幻灭之痛苦,今人恐怕已经很难揣摩。但是,那份对理想的执着,那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对于想要有所作为者来说,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剥开那层散发着自然清香的粽叶,希望你不仅能看到绵软的糯米,更能想到一位逝去两千多年的诗人的理想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