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计划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下学期起,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将正式启用,该课程老师将在本周报名遴选后接受中医部门培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课程旨在普及中医文化,非硬性规定,课程不进课表,不列为考试项目。(《京华时报》6月25日)
中医文化进校园,对传承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我以为,开设这样一门全市统一的校本课程,在教会孩子生活方面的意义,其实远大于普及中医文化的意义。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中医仍是个缺乏统一认知和衡量标准的学科。由于过多地仰赖个体经验和感受,中医的一些诊疗手段和内容,现在还存在一定争议。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不论是在修身的医疗保健领域,还是在养性的文化养成方面,都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而且,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越来越多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医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
不久前,甘肃省卫生厅网站上有关“打通任督二脉”的新闻,曾引来不少人对中医学的误解和质疑。这种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北京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认知。确实,如中医这般博大精深的学科,该如何向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传授,他们又会学到些什么,这会不会流于一种形式主义的窠臼……这些疑惑都需要在中医校本课程的传授中,一一得到解答和释疑。而在课程本身还未启动的时候,我以为,舆论还是应该多一些建设性和声音,少一点嘲讽和不信任的偏见。
其实,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两年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动作。抛开这一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不谈,推出这些课程的初衷还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不论是推行这些课程的教育者,还是审视这些课程的旁观者,对校本课程的实践都有些误解。一些学校容易把校本课程的开展当做一种“政绩”的展示,而忽视了这其中最该得到重视的孩子的兴趣和需;而旁观者则习惯于功利地看待校本课程的教育效果,认为在教育评价体系未变的同时,一些课程的开展更像是增加了孩子的负担。
中医文化进校园当然会引来一些争议,但在争议之前,我想教育者和评价者都该建立这样一种共识,既教育的目的,应该不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生活和做人。而中医进校园的意义,就在于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教会孩子生活。从这一点上说,“非硬性规定,课程不进课表,不列为考试项目”这些设置,其实非常符合中医这一校本课程开展中的特点。因为,中医进校园的目的,应该是结合当下人们对健康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来培养孩子从小建立起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少一些过于高深的知识传授,而重点在于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教会他们一些关于身体构造和健康调养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或舆论评价这些课程,其实都应遵循这样一个标准,即结合时代、地域特色,教会孩子正确的生活,热爱生活。我所在的北斗溪乡学校,虽然地处偏远的农村,没有这样系统地编写教材,但在课堂上,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类似的课程设计。比如把孩子带到田间山野,教他们辨认各种植物,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农活、采茶叶等等。应该说,校本课程只要是孩子们确切需要的,那就是好的。中医文化进校园,如何能找准孩子们的需求点,让课程内容深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或许才是得以实现普及中医文化目的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