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在人民的创造中实现文学的创造

时间:2012-05-21 13:18   来源:人民日报

  70年前,1942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延安,毛泽东同志和一群文学家、艺术家一起,热烈、坦诚地讨论中国革命文艺面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无论当时还是现在,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作家,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不断地汲取力量,从《讲话》中最深刻地体认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讲话》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手中这支笔,它属于个人,但是,这支笔同时寄托着人民的期待与时代的重量。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作家自觉地将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7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在《讲话》中,有一个词处在核心的、关键的位置,这个词就是“人民”。“人民”是《讲话》为中国文学指明的出发和前往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人民”始终鲜明地镌刻在中国文学的旗帜上。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也正是作家们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的历程。文艺为了人民,这不仅指出了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也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作家们恒久生命力的奥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文化生产和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

  我们正身处急剧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常常担心我们的笔跟不上时代,常常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怀疑文学的力量,怀疑文学在如此神奇和盛大的生活面前能做些什么?恰恰在这里,《讲话》有力地启示着我们:生活本来就是浩瀚的江海,人民的创造和实践永远大于个人的想象。生活的挑战不是我们望洋兴叹的理由,相反,我们满怀惊喜地看到,我们面对的是巨大不竭的源泉,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每一个心怀壮志的作家最慷慨、最丰盛的馈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70年前,中国的绝大部分还处于农业社会;70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这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社会形态、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思想情感形态都变得远为复杂多样。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问题,在70年后变得更为尖锐和迫切。我想,我们在这个时代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每天都身处海量资讯和影像的包围之中,这使我们常常以为对世界所知甚多;但另一方面,当真正进入创作的时候,当真正开始深入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的时候,我们又会沮丧地发现,原来我们所知甚少。

  这时我们就会感到,做到“熟”、做到“懂”是多么不容易。为了克服这个难度,就只有迈开双脚,走出家门,老老实实做学生,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家的履历越来越短、越来越简单,在同样的年龄段上,那些现代文学的前辈们已经经历了多少事,已经做了多少事,而我们的阅历和他们比起来是多么单薄。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时期,不像前辈们那样动荡颠簸;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有太多、太长的时间是守在书斋里,我们比我们的前辈更需要走出去,走向田野大地,去经历风雨、去认识世界。

  中国作家协会一直致力于协助和支持作家深入生活。近年来,在以往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努力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创作规律的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比如定点深入生活制度,这样的做法受到很多作家朋友的欢迎,现在已经有72位作家参加了这一计划,其中有朋友对我说:走出去、沉下去,然后再回到家里,面对电脑时就感到踏实、感到有底气。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感受。

  当然,比起外在的协助,更重要的、更具决定性的是作家的内在要求,是作家们的认识热情和主动行动。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会为自己摸索出一条路,这条路直接通向广大的人群,通向深微的人心,通向对时代和生活个人的、第一手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也通向自身的开阔、充实和丰富。我想,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作家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深入生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作家的内在要求和主动行动,成为他们为自己选择的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深入生活、贴近生活,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创作素材。这是包含理性与情感的复杂的认识过程,我们要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什么是“了解”和“熟悉”?不是仅仅听到新鲜的故事、掌握表象的细节,而是与人们发生思想感情的深入交流。对文学来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是存在于概念和观念之中,而是存在于最具体的“人类关系”之中,在我们面对“各种人们的脸”敞开心扉的时刻被蓦然照亮。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才能有把握地说,我们熟悉了各种人,了解了各种事情,我们在思想感情上和人民深刻地呼应和共鸣,这时我们就有可能酌一勺而知江海,就有可能实现我们追求的目标,去抵达“典型”和“真实”,抵达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境界。

  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高峰都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创造的深刻领悟之上,历史的经验有力地证明了人民在文化创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为我们指明了创造之路。我们有幸与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相逢,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时代,是古老中国在世界瞩目下大踏步前进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作品,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书写者。让我们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中间、扎在人民生活的大地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人民而写、为时代放歌,共同迎接社会主义文学更加繁荣的明天。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