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桃姐》海报。
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近日颁奖,重新唤起了观众对香港本土电影的关注。在重新融入中国电影主流的背景下,曾经创造世界电影奇迹的香港本土电影,其艺术现状如何,它将何去何从?
多年来,香港本土电影可谓一直在谷底徘徊,但到2010年出现了上升态势,全年票房收入约15.4亿港元,按年上升逾三成半;纯粹的港产片在35部左右,也比前几年的20余部有了较大的提升,且大部分为年轻导演的新作品,以至于有香港影评人称香港电影迎来了一个“特区新浪潮”。然而,2011年之后,香港本土电影再次呈现下滑态势。但无论如何,在电影精英集体“北上”的前提下,香港本土电影并未自弃,时刻进行着回归华语主流电影的努力。
自从许多香港影坛精英选择“北上”之后,坚守本土的影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坚守本土路线和个性风格的中年影人,如杜琪峰、许鞍华、韦家辉、麦兆辉、庄文强、彭浩翔、刘国昌、岸西、邱礼涛等,但他们在香港拍片却较少得到大资金的关注,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如今其中大多数人选择“北上”。另一大部分年轻电影人,如麦曦茵、云翔、阮世生、叶念琛、陈庆嘉、秦小珍、黄精甫、曾国祥、罗守耀、郭子健等,华语电影的主力资金自然也不会青睐这些人,在没有大投资的情况下,小成本影片基本成为他们的惟一选择。从这两类人的制片情况可见,近年来的香港本土电影主要是小成本影片。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大体可分为类型片和文艺片。类型片更多地是延续了经典香港类型电影中的“港味”,远离追求视听冲击等技术美学的华语大片。而其文艺片却与经典的香港文艺片有着较明显的分野,经典的香港文艺片,曾经作为类型片来处理,在制作模式、叙事手法和美学技巧等方面和其他类型片一样都具有强烈的类型特征。然而,由于资金和创作者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当下的文艺片中类型因素相对较少,更趋于纯粹的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