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电影《桃姐》“击败”《龙门飞甲》、《武侠》、《让子弹飞》等大片,成为第三十一届香港金像奖的最大赢家。除了收获香港电影人的敬意,该片在台湾和大陆同样获得热烈的回应——摘取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三大奖项;自3月份在大陆、香港等地上映以来,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了多部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影片。
《桃姐》究竟凭借什么魅力,打破文艺片等同于票房“毒药”的魔咒?对香港本土文化的深切关注和着力建构,以及浑厚独特的文化气质,是该片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一些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淘金,《桃姐》的导演许鞍华一直偏爱书写香港本土或香港主体的故事。《桃姐》也正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来诉说一种普通人的情怀。可以说,主人公桃姐的一生折射着香港现当代历史的印痕,其始终如一的情怀以及对于梁家上下的忠诚诉说着一种凝固不变的文化身份。在我看来,桃姐不仅仅是一个女佣,也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一类代表。
像《桃姐》一样,近年来一部分香港电影如《岁月神偷》、《月满轩尼诗》等,以那些生活在普通街巷、社区中的小人物的悲与欢为观照对象,以相对弱小、平凡、朴实的生命来保留或保存一些属于本土的历史记忆,并因此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和本土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的今天,《桃姐》等香港电影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赓续,能否给国产电影人带来些许启发?毕竟,观众的选择才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