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电影《桃姐》在内地热映。看过之后,桃姐和罗杰一家的深情令人久久感动。桃姐为一个大家庭工作,每天买菜做饭、打扫房间,足足做了60多年,直到70多岁突然中风,才不得不停止工作,住进老人院。此时,一直被桃姐照顾的雇主家第二代孩子罗杰开始反过来照顾桃姐,一段感人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展开。
用今天的话说,桃姐是一位住家保姆。但她和雇主之间,又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始终有良性互动。比如,桃姐知道去哪里买最新鲜的活鱼,买菜总是讨价还价,把雇主家的钱当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着花,在遇到罗杰等想吃不健康的食品时,桃姐也不因为雇主给钱就买,而是出于对罗杰的健康考虑,偶尔“奖励”他一次。与之对应的,是罗杰一家也把桃姐当成自家人,多年前就为她谋划好了她退休后的住所,拍全家福不落下她,生病时更是悉心照顾。
相信这样的雇佣关系是每个雇主都期待的,桃姐这样的住家保姆也定然是家政市场的抢手人选。可如今,家政市场服务价格节节攀升,桃姐却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觉得,还是因为在市场导向上,少了点人情味,多了点“铜臭味”。比如,在家政市场,服务水平完全跟着价格走,而衡量服务人员的水平也往往靠一些上岗证书、执业证书来证明。虽然说数字、证书显而易见,易于比较,但未免冷冰冰了点,更是将桃姐那样文化不高(比如电影里就有暗示她不太识字),但用心服务的从业人员排斥在了“优秀人选”之外。
笔者也知道,要改变家政服务市场的评判标准很困难,但至少可以从舆论导向和行业自律方面进行改进。比如,眼下有不少媒体频频发布“家政人员工资超过大学生”的报道,相比之下,宣传雇主与服务人员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报道却少了很多。这就导致家政服务市场出现了“唯价格论”,从业人员坐地起价,纷纷要求与媒体发布的工资看齐,但在服务方式上却没有好的榜样可以看齐。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在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应当进一步强化“服务”的内涵,并且对相关家政公司制定的服务价格予以审查,从服务水平而不是服务价格方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雇主也应当看一看《桃姐》,学一学待人之道。眼下,有的雇主觉得支付的服务费用太高,于是对家政服务人员不停索取,就怕吃亏,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其实,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之间,不妨试试摈弃赤裸裸的金钱和雇佣关系,而投入真情相处。《桃姐》的英文片名直译为“简单的生活”,因为桃姐的要求不高,她珍藏的老旧家什承载了她一生对雇主的付出和关心,成为她最大的满足;而雇主对桃姐的要求也不高,给予了很多宽容和尊重。如果将这种人生观放进现在的家政服务市场,是否能让供求双方都更心平气和一些,从而过上“简单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