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宾:孙 洁(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冯凝华(上海“摩都文化”总策划,资深动漫从业人员)
●打破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局限,重新以平视的眼光制作动漫,可能是近几年最大的进步。
●中国文化的宝库是一个潜力点,对别的国家如此,对我们自己更是如此。
解放观点:国产3D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上映备受全球瞩目,甚至入围柏林电影节。旧版的《大闹天宫》曾经收获了全球高度评价,直到今天都令人念念不忘。您如何看待此次的3D新版?
孙洁:新版本来就是向旧版致敬的作品。分镜全部保留,只是做了3D方面的影音处理。从世界文化史来看,如今主流的现代文艺样式,如话剧、歌剧等,我们起步都晚于西方,始终处在模仿和追赶的进程中,但唯独电影并不落后。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差不多在20世纪初同时起步,动画片更是如此,中国动画片和美国本来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与世界完全不脱节,甚至技术上还走在前列。
解放观点:为什么当年的国产动画片有过如此的辉煌?
孙洁: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我们的动画片迎来了黄金时代。因为那个时期,很多画家开始画连环画了。现在连环画身价百倍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它集中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厉害的画家群体。还有不少画家去创作动画片了。那时的上海美影厂拥有不少中国一流画家,动画片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以很美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很悲的故事。除了画面精美,在配乐和配音上同样达到巅峰。这当然也有一定历史原因:当时上海美影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是近邻,配乐和配唱用了上影厂、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的乐队等资源。于是美术片不仅汇聚了当时最巅峰的画家,也集中了当时水平最高的配音和配乐团队。这种历史的偶然性,如今几乎不可复制。所以今天的我们,也只能怀旧和致敬了。
解放观点:有人认为,国产动画片没能与时俱进,是因为没有根据观众的文化水平和口味变化,创造符合时代价值的作品。
孙洁:动画片其实最容易尝试创新和探索。我们动画片的创作理念曾经在文革时期受到压抑,而在上世纪80年代又一下子爆发出来。当时的上海美影厂做了很多先锋探索,如《毕加索与公牛》、《三十六个象形字》等,都到达了很高水平。而更早的《大闹天宫》是在以大片的概念做动画片,与《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并称为上海美影厂的“三大”。这三部片子的创作思路,完全可见时代的价值缩影,比如《大闹天宫》强调的是反抗和斗争,与《哪吒闹海》类似,而上世纪80年代的《天书奇谭》处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里,偏向无厘头,甚至以悲剧结尾,这点与中国传统喜闻乐见的喜剧结尾完全不同,当然也和当时开放的文化思路有关。
那时,如果我们的动画片进一步转型成功,前景将会非常灿烂,可能现在就是领跑全世界,让别人模仿我们。可惜在上世纪90年代,国产动画片开始萎缩。所以好的动画片,并不单靠技术,而是靠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