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乱象折射出的制度“缺位”

时间:2011-06-15 15:22   来源:东方网

  从去年“金庸去世”假消息在微博上疯狂传播,到近期所谓“铁观音迷魂抢劫”引发网民恐慌,微博上充斥的各种虚假消息“渐欲迷人眼”;一边是网上销售随处可见的“速刷粉丝系统”,一边是某些“牛博”借“粉丝”优势收钱发广告;有人造山寨名人微博求关注,也有人想依靠低俗内容博名气。(6月13日《广州日报》)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以其高传播、高参与、及时、便捷等特点,得以迅速地推广和普及。从功能上看,微博在促进公民的话语表达、增强社会互动、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劲的生命力。微博除了受到“草根”民众的追捧外,也得到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等许多政府官员的喜爱;一些地方政府还开通了官方微博,以搭建与民众交流、对话的网络平台。微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然而,微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在泛商业时代,在“将看点转化为生产力”的思想指引下,一切具有卖点的商业符号,都成为人们争夺的“香饽饽”。于是,“博出位”的虚假恶搞信息有之,“借名人上位”的山寨名人有之,“商品化”的粉丝买卖有之……

  微博乱象带给社会最大的伤害,在于使得已经出现“断裂”的社会信任链条更加“脱节”。虚拟世界的匿名性,使得部分微博用户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干的事情敢干了,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话也敢于说了,因为他们知道,无需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任何实质性的代价,即使遭受批评和指责,他们也毫不在乎。真实与虚假并存,正义和邪恶共生,公益与私利杂糅,各种信息鱼目混珠,各类用户良莠不齐,微博在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带来“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增添了社会风险。于是,少部分人通过微博赚得“荷包鼓鼓”,其后果是,大多数人增加了对微博的不信任感,“微博”的社会公信力在无形中受到损伤。

  微博乱象越演愈烈,也折射出制度建设的“缺位”;只有制度建设“缺位”了,泛商业化才会“进位”,才会大行其道。因此,整治微博乱象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的复归。首先,要建立信息公开和信息认证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以杜绝虚假恶搞信息,“实名微博”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在立法的过程中,及时地吸纳有关微博的内容。再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和保护公民表达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整治“微博乱象”不是要老百姓集体“失声”,而是要人们负责任地“说话”。西方国家的微博运行的现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政府充分保障民众“说话”的权力,民众也秉承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唯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微博才能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弱点,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微博乱象是社会新变化,也是不容回避的社会新问题。其实,社会有变化、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整个社会“无动于衷”、“束手无策”,缺乏制度化的能力。一旦社会新变化被及时地制度化、规则化,被及时地吸纳到已有的社会生活秩序中来,使之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态,整个社会依然会沿着平稳、有序的轨道继续前行。整治“微博乱象”如此,其它社会问题亦然。(杨朝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