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只有“自爽”吗?学运僵局何解?(3/24—30)

时间:2014-03-31 09: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过去一周的台湾,大概没有任何事能大过“太阳花”学运的持续进行了——“立法院”仍被占领着;“立法院”运作仍继续半瘫痪着;学生们没有接受马英九与江宜桦各两次的记者会说明,还是在30日号召11万群众来了场大游行,民进党要角也纷纷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岛内“沉默的大多数力量”开始抬头,舆论在一边倒的支持中逐渐传出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康乃馨运动”、“白色正义社会联盟”、“国民党全台青工总会”等多个挺服贸团体现身。台湾“中央社”分析认为:民进党在这波学运中失去主导权,陷入左右为难困境,也再凸显绿营在两岸政策、经济战略的论述,还待争取更多支持。到底激情过后,这场运动会以怎样的方式退场?全世界都在看。

  他们为什么反“服贸”?

  2013年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由于民进党为首的在野党的歪曲丑化、造谣中伤以及极力阻扰其通过,至今签署已逾9个月,还躺在台湾“立法院”未通过。

  人民日报海外版24日撰文指出,参加学运的部分台湾学生的反服贸理由非常多样化,有学生称,两岸服贸协议是“黑箱操作”、“不透明”,如果在“立法院”通过,“台湾经济将被大陆吞并”人民将“苦不堪言”,他们这一代人届时将失去工作机会……所以他们要求退回服贸协议,建立监督机制。

  这些要求看来“具体而严格”,但来占领“立法院”的数百名学生中,有几个人仔细看过或真正读懂了服贸协议?据台湾媒体报道,有的学生表示,确实没有仔细看过服贸协议,大都是在网上看过一些“懒人包”。而目前台湾网络上疯传的“懒人包”,多数是根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郑秀玲编写的一系列“黑箱服贸自救宝典”浓缩而成,号称3分钟让人了解服贸协议,内容却谬误百出,危言耸听。

  郑秀玲的言论为何能成为岛内反对服贸的主流声音呢?一位熟悉绿营智库的学者坦言,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无法拿捏轻重,一开始冲过头难以下台,最后恐怕很难收拾。

  谁才能“代表人民”?

  乱糟糟的学运中,岛内“沉默的大多数力量”终于开始现身,甚至有电台主持人陈挥文在节目中说“为什么只有反服贸的学生可以占领‘立法院’,支持服贸的学生也可以占领”,引来许多网友戏谑响应:“希望陈挥文说到做到,拜托赶快去!”

  据台湾媒体报道,有台湾网友在facebook上成立“声援警察,依法行政”粉丝团,超过5000多人按赞。29日,上千名警眷家属齐聚台北中正纪念堂,手摇康乃馨对学生们发出温情喊话:“孩子们,回家吧。”活动发起人李新表示,希望透过和平理性的诉求,以康乃馨代表母亲的爱,呼吁学生们赶快返家,同时也让警察可以回到家人身边。台湾阳明大学的陶同学表示,希望占据“立法院”的学生不要宣称他们代表了民意,他们应该走出“立法院”,用理念来说服社会大众。

  也是在29日,“公民正义联盟”在台北车站前集结,身着印着“安定站出来,台湾走出去”标语的白衣,表达将议场归还民众、让服贸协议回归理性对话的诉求。主办单位表示,这场活动筹办时间相当短,24日中午才成立facebook,且没有政党资源支持,纯粹由上班族和学生自发举办,到29日傍晚已有4万多人加入粉丝。与会民众来自各行各业,不少家长带着全家老小前来参加。台中林女士说,学生不应自认为代表全台民众的心声,学生身份不是护身符。

  台湾《中国时报》26日刊发署名李训民的文章,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台湾公民呼吁:台上演讲的陈、林两位同学是很有经验的职业社运,他们拼命丑化服贸、刻意操弄议题,以牺牲他人的忠诚与正直,激化个人的成功;同学们,你们不要再被风云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应有自己的主见!第二天醒来,台湾社会仍需继续运作,百姓就像你们父母一样必须赚钱,于充分展现行动后,不要当傀儡,赶快回家吧,才是台湾公民之福。

  台湾《联合报》26日社论指出,“人民”是一个吊诡的概念,尤其在媒体的放大效应下,几千个街头走动的群众,有时竟显得胜过几百万个被当成“背景值”的无名氏。马英九、江宜桦必须懂得召唤“沉默的多数”,正视他们的愿望,为他们发出声音,这股沉默力量才能成为台当局处理危机的后盾。

  背后的大人们,只有“自爽”吗?

  香港中评社28日社评指出,这场政治风波表面似由台湾内部对两岸服贸协议产生分歧而引发,实质却是台湾朝野斗争的产物。发起此次学运的领袖人物,包括台湾大学学生林飞帆、台湾清华大学学生陈为廷、魏扬等人都是民进党员,而在“立法院”内外进行现场教学的教授姚人多、李明璁、吴豪人等也都是民进党员。因此这场学运,完全是民进党一手策划和主演的政治运动。台湾《新生报》28日社论痛批:在台湾陷于如此严重不安时,我们看到的尽是个别政治人物为私利展现的心机,政党间恶斗更是置台湾于不顾。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指出,事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学生的“仇中”态度。学生们没有多少直接的大陆经验,大人们说大陆人要来抢你们的饭碗,学生就说大陆人都是“坏人”。这便要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日台湾的年轻人是否需要面对外来的竞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来自大陆的竞争特别可怕?第二个问题是台湾要如何面对大陆?两岸强弱对比日益悬殊是事实,台湾该如何自处?在我的观点中,在学生身上灌注“仇中”的情绪,无助于两岸关系的正面发展。站在孩子们背后“自爽”的大人们,你们有没有真的为这些孩子们的未来着想?

  对于民进党的作用,台湾“中央社”30日分析认为,民进党在这波学运中居于配角,几乎失去镁光灯。30日参与凯达格兰大道集结活动时,民进党公职都脱下背心、拿下旗帜,难怪吕秀莲感叹民进党支持学生不计代价,却要“躲躲藏藏“。民进党追求重返执政,如果在两岸政策、经济战略不能提出能让民众信服的论述,“学运终究会落幕,严峻的挑战才要开始。请立刻告诉我们,告诉台湾人民,下一步民进党要做什么?”

  僵局何解?

  30日的大游行虽然算是和平落幕,但僵局依旧无解,学生团体仍然占领“立院”不愿撤出。正如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所说:学生们退回“立法院”后,距离学运真正的落幕不知还要多长的时间──连日来兵疲马困的警察们不知何时才能安心好好休个假,而整个社会更是被迫还要继续绷紧神经!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出:尽管学运团体在话语权争夺上一路取得上风,但在诉求上却也有越来越绝对化的倾向。难不成如果马英九持续拒绝“退回服贸协议”,学生们就长期霸着“立法院”抵死不退吗?寄语学运领袖们,激情过后,此时此刻是可以开始思考怎么设停损点了!你们已经在短短的13天内,达成了民进党8、9个月来都达不到的成就;你们已成功的赢得了全台湾舆论的关注,甚至是全球舆论的瞩目;你们也已成功的让执政党一步步退让,更让马英九低姿态的向你们寻求对话;你们甚而更成功的动员了一场成功的群众集会。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立法院”去折冲吧,你们还有未竟的学业应完成,终有一天,你们的时代会登场的!(中国台湾网 赵静)

更多七日视点《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