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高龄社会来临 当局和民众都应做好准备

2011年08月01日 10:0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当局健康卫生主管部门新发布的资料显示,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十分惊人,这一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台湾《中国时报》7月31日发表社论指出,面对这一情况,台当局和岛内民众都应做好准备。在鼓励生育政策之外,当局应在相对短期的技术面提出具体对策。中年人群也有责任为自己准备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社论摘编如下:

  想象一下28年后,台湾每两个工作者就得要扶养一个不工作的高龄者。无论是对总体经济,还是对个人的生活,这都将会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谁都不能轻忽这分巨大的压力。 

  根据台当局健康卫生主管部门新近发布的资料显示,台湾地区人口老化的速度十分惊人,甚至可以说是全球之冠。今年岛内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是10.8%,民国1994年,台湾老年人口达到7%,成为“高龄化社会”,依台当局经济建设主管部门推估,2018年老年人口比率将成长到14%,从“高龄化社会”进入“高龄社会”;8年后,也就是2026年,老年人口比率将达到20%,台湾就成了“超高龄社会”。  

  国际上是以老年人口由7%增加到14%所需要花费的年数代表一个社会的“老化速度”。根据上述推估,台湾从老年人口占7%到变成占14%,只须用24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台湾老化速度比欧美更快。  

  当一个社会的人口快速老化,生产力结构也会面临改变。目前台湾的扶老比是7:1,“扶老比”是指15岁到64岁的所谓生产人口数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比值;推估11年后的2023年,台湾扶老比降为4:1,2040年,台湾的扶老比是2:1。目前所有在47岁以上的人,那个时候,都将陆续成为扶老比2:1中的那个“1”,而每年所增加的新生儿则将陆续成为2:1中的那个“2”,目前台湾地区的新生儿比是全球最低的,中老年人觉得这些“2”是可以指望的吗?如此未来,台湾人准备好了吗?当局准备好了吗?以及,40多岁的中年人,准备好了吗?  

  面对老化冲击,目前当局正全力鼓励生育。明年是龙年,特殊的社会气氛与时间点,的确有助于新人结婚和生育的意愿。根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台湾的出生率止跌回升,1至6月,新生婴儿数为9.1万人,较2010年同期增加将近9000人,增加率超过10%,而结婚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2%。  

  但是,提高生育率是个长期的工作;新出生的婴儿要20年之后,才有可能投入职场、加入成为经济生产者;在这漫漫的十几、二十几年的时光里,台湾社会的老化现象是个没有停顿的进行式。更何况,政府的催生政策是不是能够持续发挥效果,过了特殊时点,还能不能继续,都存在着变数,不见得完全可靠。  

  面对快速缩减的生产人力以及快速增加的退休人口,如果台湾不及早做好准备,让老人可以健康、独立的生活,并延长各种社会功能,专家预估不用10年,台湾地区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就将面临极大的危机。因此,在鼓励生育政策之外,当局应在相对短期的技术面提出具体对策。例如,建立完善的老人健康及社会照顾体系、提升老年经济安全保障、促进中高龄人口就业与人力资源运用、推动建设适合高龄者居住的住宅、建构更方便友善的交通运输环境、促进高龄者休闲参与、建立完整的高龄教育系统,鼓励终身学习等等。在一个老年人口比率逐渐提高的社会,建筑、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使用、促进精神健康等,从硬体到软体,当局的政策方向,必须有不一样的思维。  

  就个人层次而言,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在著作中提到,少子化与高龄化已撼动了中老年世代。愈来愈多的台湾中年人应该理解到必须懂得“自立自强”过日子,但这样的认知与能力必须从“还有活力、还有学习能力、还有改变与成长空间、还可累积经济实力”的前中年期就开始准备、练习,毕竟一个人很难到了老年后,“突然”就具有活得精采的能力。  

  人口年轻化很重要,却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让老化人口拥有年轻的生活方式与心情,是当局可以透过政策协助达成的目标;当然,每个进入前中年期的人,也有责任尽力为自己预备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