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岛内存在的老少族群的问题,台湾《新生报》16日发表社论指出,人口快速老化宛如海啸冲击台湾地区,妥善照顾老人以及弱势儿童方面,仍有不理想之处,老人需要关怀,孩子也需要关怀,无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台北市出台新的社会救助规定,期待相关部门能协助其他县市走向统一目标,也吁请社会从事公益人士多关心身边孤苦失常的老少弱势族群,给他们精神或物质上援助,使“幼有所养,老有所终”,大家安宁相处,共享幸福时光。
社论摘编如下:
岛内人口统计显示,今年5月底台湾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17%,人口快速老化,宛如海啸冲击台湾地区,但在妥善照顾老人方面,目前做的并不理想。老年人病痛很多,容易萌生厌世念头,在过去13年中,自杀一直是岛内民众10大死因之一,65岁以上老人更是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极度的不安与忧心。
在此同时,儿童福利联盟调查发现,今年暑假将有近一成弱势学生一周吃不到3次午餐,故决定启动“弱势学童长假营养厨房计划”,希望能募到9万份营养午餐,帮助弱势孩子也能度过愉快的暑假生活。这项活动,意义重大,社会善心人士应该共襄盛举,造福整个台湾地区的孩子,俾增添一点人性的温馨。
这个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贫困的老人和幼童,格外值得悲悯同情,当局社会福利工作要做得更好,企业家也要尽量回馈社会,广大民众尤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来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使“幼有所养,老有所终”,大家安宁相处,共享幸福时光。
老人自杀原因很多,主要是老伴去世,久病不愈,经济拮据,以致深感人生乏味,不如自求解脱,免得牵累家人,这是何等凄凉的晚景。部分老人,无依无靠,成为社会被遗忘的一群,不少的失智老人,认知功能逐渐出现障碍,变成社会边缘人,单单台北市就有16,000名失智老人,活得迷糊,死得凄怆,在在需要别人细心照顾。今年6月间,一位患有忧郁症的徐姓老翁。因丧母加贫病交迫,竟跳楼轻生。其实,当孤独无助的老人,万念俱灰时候,唯一结束生命方式就是自杀,自杀本是弱者行为,老人多是社会上弱者,在在需要别人的爱和鼓励。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你现在帮助老年人,就等于将来你要别的年轻人帮助你一样。
当然,老人需要帮助,幼小的贫童更需要别人帮助,何况,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赤贫孩子,你能忍心看着他们失神挨饿吗?谁无父母,谁无子女,我们要用同理心去伸出援手,以抚慰他们那颗破碎的心灵。担任家扶社工37年的郭明珠,语重心长的说,社工随时需要跋山涉水、扛米,薪资收入无法对等,但心灵收获无限。没错,她付出很多的爱,却把心灵填补得满满的,这是多么伟大的终身志业,或许这正是马英九要给台湾民众幸福感的注脚。
老人需要关怀,孩子也需要关怀,无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7月1日起,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推出社会救助新规定,使近4万名低收入户受惠,可提高较多贫苦人生活品质。我们期盼相关部门能广列经费,扩大协助其他县市也能走向同一目标,使整个台湾地区贫穷家庭均能获得生活上的改善。虽说事实跟理想经常脱节,但总得尽力克服,我们吁请社会从事公益人士多关心身边孤苦失常的老少弱势族群,给他们精神或物质上援助,让他们活得有信心,能重拾生命的乐趣。
[责任编辑:张洁]